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城市“地下生命线”需精心呵护

文章来源:  镇江工程造价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4年05月12日   浏览: 2203   作者:镇江工程造价信息网
     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管道等几大类,担负着传递信息和输送能量的工作,被称为城市的“地下生命线”。然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下生命线”却常遭破坏。

  摸清“家底”,成为呵护城市“地下生命线”的当务之急。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勘察测绘等部门了解到,我市将在明年完成整个中心城区地下管线资料收集、管线探测、数据采集、数据入库及系统升级等工作,目前已完成老城区21平方公里区域内地下管线数据普查和建档工作,并且可提供查询服务。

  普查已完成21平方公里

  相对于周边城市,我市的管线普查工作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

  2012年6月,由市规划局牵头启动主城核心区的管线普查工作。负责该项工作的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陆旭龙介绍,该区域东至运河路、梦溪路,南至南徐大道,西至润州路、朱方路,北至东吴路、长江路,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至2013年5月完成,历时11个月,共探测管线长度1994公里,各类管线点109605个,包括17种专业地下管线。

  通过该区管线的普查,目前我市已制定并实施《镇江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镇江市地下管线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等文件,同时结合我市实际组织方案、工作措施、探测方法等理顺了各方关系,为后续的地下管线普查积累了经验。 

  据介绍,现已完成的管线普查面积21平方公里和管线总长1994公里,分别占整个中心城区的1/20和1/6,远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需要。因此,市规划局决定将普查范围拓展至整个中心城区,实现地下管线普查全覆盖,并计划在两年内完成。今年的普查工作则从“急”入手,将完成南徐、大港片区范围内的资料收集、管线探测、数据采集、数据入库及系统升级等工作。2015年完成丹徒、官塘、高资及谏壁等约2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普查。

  入库管线资料可查询

  据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信息管理科李春介绍,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并且各类地下管线大多属产权单位管理,各自保管着自家的管线资料,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据统计,我市现有各类地下管线3000余公里,城市改造以及管线单位在敷设、改造、维修各自地下管线时盲目施工乱掘乱挖,导致城市道路随意挖开,最终成了“拉链式道路”。地下管线管理的条状分割,也给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事实上,先期完成的“21平方公里”管线资料已经入库。李春介绍,由规划部门研究开发的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普查数据的入库、查询、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并且利用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进行地上地下全方位多角度浏览。这一相较于周边城市的先进做法,可以为提高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的效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采访中,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虽然相关管线资料可以查询,但是主动上门寻求“技术支持”的建设单位并不多。“比如大市口片区已经完成了普查,有完成的管线资料,建设单位完全可以在施工前查询,以避免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引发事故。”

  期待统一标准规范测绘市场

  对于目前没有现成管线资料可查询的区域,建设单位则需要聘请有资质的公司进行现场勘察测绘,以摸清地下管线的“底细”。

  业内人士反映,在管线勘察测绘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下,建设方通过“压价”降低测绘成本的现象较为普遍。“低价能做测绘,其实并没什么猫腻,就是在操作过程中少设测绘点降低成本,但是准确性往往得不到保证。根子问题还是安全意识不强,很多人认为地下工程‘看不见’。”近期,市区连续发生因挖断地下电缆引发的停电事故,均与此有关。  

  据介绍,目前,我市拥有乙级资质以上的测绘单位仅6家,但是从事该项工作的却远不止这个数字。陆旭龙所在的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具有甲级资质,可是一年中为地下工程所做的管线探测和基坑监测项目却屈指可数,“主动找上门的本来不多,嫌成本太高的却不少。”而让他更为担忧的是,在现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下,地下管线勘察测绘还没有统一技术标准,相关管理办法也不尽完善。“因此,目前条件下,做到技术共享比较困难。”陆旭龙认为,除了严把公司资质关,权威部门应对测绘结果进行审核。对于已经完成普查的区域,他则提出需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管线处于动态变化中,常有增加、废止,数据也需要动态更新。”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这项更新机制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以保证管线资料的时效性、准确性。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