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互联网周刊封面文章:云计算第三代

文章来源:  中国云计算 发布时间: 2009年08月09日   浏览: 1306   作者:中国云计算

科技时代_互联网周刊封面文章:云计算第三代

          《互联网周刊》0605期杂志封面图

IBM云计算:从理想到实践

  发掘云计算平台的价值、可盈利的模式,离客户更近,倡导行业标准和开放性合作,让IBM的云计算从理想到实践。

  本刊记者 刘琦琳

  如果不是因为“计算”二字太“土气”,云计算差点代替了IBM如今的“智慧地球”。的确,动态、智能、随需,对资源无限合理的掌控与分配,云计算模式代表了“智慧化”的重要核心。在IBM称之为“云计算之年”的2009年,我们看到,无锡云计算中心带来的较为成功的商业实践,从私有云到公共云的倡导与合作,云安全及云计算标准的共同促进,是IBM颇有价值的实践。

  价值!价值!

  将卖给用户服务器换一个性感的说法?将以前企业用具象的IT设施做的事在“云”这种模式上重新来过?如果云计算止于这种表象的演进,那它将永远无法打动企业来做向“云”的迁移。换个新玩儿法,不仅用更好的方法做以前可以做的事情,而且是做之前想做但条件不够做不了的事情,这才是云计算该有的,也是云计算厂商该始终从客户的需求里挖掘的。

  “在云计算中,我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它的应用业务的模式和它对客户提供的价值,一定要从这个方向出发,云计算才有价值”,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他解释到,“作为云计算厂商,可以说自己很好,但是在云计算没有成为相当规模时,客户才是大家所拥戴的英雄”。

  企业私有云的需求和商业模式是显而易见的,而如何将公共云,这种一般大家认为是免费的服务上创造出商业价值,这是个挑战。基础平台有了,增值服务哪里寻找,这是个问题。

  从2007年2月IBM帮助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云计算中心起,无锡云计算中心(以下简称无锡)就成为外界最关注的云计算实践之一。作为IBM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云计算中心及中国首个商用云计算中心,时隔两年,无锡的商用实践或可参照。

  据IBM大中华区云计算项目总监朱近之介绍,因为第一期达到商业目标,无锡云计算中心已经完成第一期,正在扩展第二期。我们了解到,利用云计算提供资源给边缘的合作方是目前它使用无锡云计算服务的主要功用。此外,“在政府云计算的应用上可以总结几种:一种是开发测试,原来说的软件外包。政府的电子政务,有代管的服务,以及电子商务以服务为中小企业”,朱近之总结到。

  云计算实践

  2009年,IBM的云计算实践紧锣密鼓。2月,IBM宣布与全球的六所大学在云计算项目上进行合作。此外,IBM还分别与Amazon和Juniper Networks进行了云计算合作。IBM将使用Amazon的弹性计算云(EC2)收费服务在即时付费的基础上向客户和第三方开发人员提供其软件。IBM与 Juniper Networks 联手合作混合云。5月22日,IBM推出了6+1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开发测试云、SaaS云、创新协作云、高性能计算云、云计算IDC、企业云等6种云环境以及一个能够快速部署的云计算环境,旨在帮助各类企业解决所需计算资源问题。

  2009年,IBM继续以行业领导者的姿态从事了很多倡导、宣传行业标准的实践。3月,IBM、EMC、思科、VMWare等200多家IT厂商共同签署了“开放云计算宣言”,致力于与业内同行通力合作,发展开放、统一的云计算标准。“标准不是哪个厂商随便说就可以形成为标准,它需要一个机构,需要充分实际的探讨,而最主要的标准,它的需求来自客户”,IBM大中华区Tivoli开发部总经理及IBM中国开发中心云计算总监谭瑞忠说道。

  让云计算离客户更近

  独家专访IBM大中华区云计算项目总监 朱近之

  5月22日,在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IBM全球副总裁、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说,云计算从“理想”到了“实践”,而作为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项目总监,朱近之的感受是,云计算确实离客户越来越近了。

  1、《互联网周刊》:提问:您现在是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您的职责是什么,是不是从事了很多关于云标准制定的工作?

  朱近之:云计算委员会有一个职责:第一,让大众包括消费者知道云计算是什么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声音,我第一次参加这个会议的时候就花了3个小时,每个委员都在热烈地讨论他们对云计算的看法,听起来都很不一样。这非常好,因为这种百花齐放的现象就证明大家对云都是非常看重的。第二,云计算实在的应用,包括在厂商做的客户的案例。今天商业界对云计算比较热,学术界反而跟在后面。第三,把政府、学界和厂商的力量结合起来。这是我做的很重要的工作,把厂商的声音,我们做的研发,我们做的成绩,我们看到的一些现状,市场的趋向报告上去,因为学术界对商业的接触比较少,就会考虑到市场的情况。一个技术一定要学界和厂商结合起来才能持久。我们做的是这一块。

  2、《互联网周刊》:微软于5月15日宣布成立微软的杭州云计算中心,我们知道IBM的无锡云计算也在江浙地区,您如何看待这种区域性?

  朱近之:我是南方人,我看到沿海地区因为在转型,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他们寻求高级技术上知识转型,他们看到云计算是很好的手段,云计算不光是技术也是商业模式,比如无锡用云计算开始盈利。在中国大陆,是把云计算看为一个公共平台的共享,政府非常关心怎样把服务有公共平台提供给个人或者偏远地区,因为这样的地方自己没有能力建造机房。而对于很多经济处于下行状态的地区,比如中国台湾地区,他们关心的是,怎样利用云端运算刺激他们的经济,他们希望把台湾的技术用云计算来提供给海外,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以及国外。这是我看到的一些状况。谈到区域性,这也是很多本地IT厂商的机会所在。在云时代,不可能只有几朵云,由于带宽、政策等的限制,异地的云计算平台共用可能还欠成熟,加之金融、电信等行业性特点,本地厂商有很多机会。

  3、《互联网周刊》:云计算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模式,但这也不是说用户直接把数据交给厂商就完了,用户角度需要做哪些部署?

  朱近之:要做云计算不光是技术的问题。我们会建议有五部曲,第一,要看好IT的线路图,要关系到公司的业务,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成长,还是要把它的IT从企业云、私有云、发展到混合云、发展到公共云,这很重要。第二,如果按照这样的路线图走,有了路线图有了方向以后,就有一个框架,框架就是IT框架,里面不需要定任何技术和产品,这跟产品完全没有关系。有了这个路线图用什么的框架达到路线图。第三,有了框架再填格格,有哪些IT的服务适合放在这个云里面。第四,私有云还是公共云?第五,云计算实施与部署,一步一步的走。

微软云端加法

  本刊记者 马荟

  关于“云”计算,微软是个新人。但是,提起微软的云计算,很容易浮现出这样的字母和符号:Azure、S+S。微软的思路很清晰,它把未来的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因为对于Amazon.com和Google所代表的云服务的意义,微软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成为用户的唯一的选择而不是包括前两者的选择之一。

  以软件或者说以推出端的产品而发家的微软,并不代表它对于网络计算没有清楚的技术方向和商业认识,更多的时候,它惯用的颠覆式做法为市场机会到来时做好准备,或者至少是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云计算对微软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张亚勤表示。2000年6月,微软正式提出了.NET战略,在当时已经初现“云计算”的端倪,“只是因为翻译不同而被称为网络计算”。尽管今天.NET已被微软公开评价“并不完全成功”,但是已经可能成为微软在今天推动云端计算的前车之鉴。

  微软当时认为,所有的存储都会到网络上,这是.NET战略中的三大重点之一,也成为.NET的软肋;另外两个是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的架构,以及更加人性化的自然界面。.NET战略是将微软所开发的各种软件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简化各种计算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微软也寄望借此把业务重点转移到互联网上。

  从这个角度看,.NET所走的弯路是值得的。微软承认,.NET技术很伟大,只是迷失了方向。云计算可以使微软继续其从软件公司到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的转变的梦想。今天来看,这个梦想就是Windows Azure。

  去年10月,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Ray Ozzie推出微软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这将把微软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Azure来源于法语,语意为天空一样的湛蓝色,这也正是微软所希望的,把其打造成承载所有云上的应用和服务的蓝天。

  Azure服务平台的底层是微软新一代的云操作系统Windows Azure,包括计算、存储、管理等。在Windows Azure操作系统之上,目前运行着Live Services,.NET Services,SQL Services,SharePoint Services和Dynamics CRM Services五大服务,作为未来微软下一代网络服务的基础。

  其中,Live Services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诸如联系人信息、博客、图片等服务;.NET Services提供应用开发所需要的通用服务,比如服务总线、访问控制和工作流服务等,用户可以不必一遍又一遍开发重复的功能和基础设施;SQL Services提供了数据管理的服务;SharePoint Services提供协作服务,而Dynamics CRM Services则提供类似Salesforce的应用级的服务。在Windows体系中,现场服务器架构和云计算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这也是Azure服务平台独特的策略。

  这也就意味着,从个人用户、到企业、到第三方开发人员都可以获得来自微软的云端服务,而这样的平台会造就一个“云产业”。

  张亚勤同时对记者表示,未来的云计算会更加开放。并且在把计算需求交付给远端的“云”时,终端也会越来越多种多样:个人电脑、上网本、智能手机、汽车、电器——只要是带电的物体,都能像享受“电力”一样享受云服务。作为支撑,而微软也将会投入巨资在全球范围建造数据中心。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软件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型都将进入全面开放组合的新时代。而张亚勤说,“对于云端计算,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微软的行动告诉人们,在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要抓住新技术的市场机会,人“云”亦“云”是行不通的。

  亚马逊:与“云”共舞

  本刊记者 刘佳

  也许用不了多久,亚马逊将不再只是一家B2C公司,而是重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久前,再次来华考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网络服务部高级经理Jeff Barr表示,到目前为止,亚马逊云计算的登录量已经超过它在零售相关页面的点击量,目前有520亿个对象在亚马逊云计算系统里面进行数据交换。

  亚马逊如此庞大的云计算服务,其实源于多年前的一次“无心插柳”。六年前,亚马逊为了应对销售峰值而额外购买的IT设备,来搭建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IT架构,意识到那些设备常常处于闲置状态,于是便开始有了利用这些闲置设备为别的企业提供存储服务器、带宽、CPU资源开发应用等租用业务的想法。这是亚马逊最初概念的云计算。

  从2004年开始,亚马逊陆续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Mechanical Turk等云计算服务雏形。Jeff Barr表示,亚马逊云计算服务成熟的标志是在2006年推出的简单存储服务(S3)和弹性云计算(EC2),它为客户提供租赁虚拟执行环境,以供用户开发、测试或执行自己的应用程序,而且客户可以选择每个执行环境的规格,涵盖内存空间、运算单位及储存空间;不久前,亚马逊宣布对亚马逊弹性计算云(EC2)的新特性进行公测,其中亚马逊云监测(Cloud Watch)是一项监控AWS云资源的网络服务,自动测量(Auto Scaling)允许EC2的容量根据需求增大或减小,弹性负荷调节(ElasticLoadBalancing)则在各EC2计算实例之间分配流量,这些新功能的目的在于让亚马逊云应用软件的用户使用起来更加简单可行。

  Jeff Barr认为,云计算是分层次和类别的,每一类公司提供的云计算的服务都不一样,亚马逊是IT基础架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网络互联的需求之上,直接就是亚马逊的最底层的IT基础架构AWS(Amazon Web Services),包括计算、存储、内容分发等;在AWS的基础上,用户才可以构建自己的应用层,这些应用层包括构建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最上一层才是应用软件。他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多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不同层面的一部分解决方案。

  专业IT企业提供的云计算服务,难免局限在自己提供的系统之上,限制了灵活性;亚马逊扮演的角色却非常特殊——它不是IT系统的制定者,而是应用者。Jeff Barr特别提到,由于亚马逊自身也是云计算的使用者,因此它卖给企业用户的不仅是云计算技术,还有自己的经验教训,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用户更好地应用云计算服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开放了基础架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及应用信息在内的所有平台,而不像其他公司只开放了应用层面的平台。” Jeff Barr表示,亚马逊提供的是更彻底的云计算开放平台,除了为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用户提供服务之外,亚马逊的云服务还吸引了不少已经投身云计算的IT厂商。去年9月,甲骨文宣布客户可在Amazon EC2中执行OracleDatabase11g、Oracle Fusion Middleware及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等软件,而且不用额外付费;去年11月,代管服务先驱Salesforce.com宣布整合Force.com、Amazon云端运算及储存平台,开发人员可以同时获取双方的平台资源;不久前 IBM也表示将在Amazon EC2云服务上提供IBM的相关产品,涵盖IBM DB2、Informix Dynamic Server、WebSphere Portal及Novell的SUSE Linux操作系统等。尽管亚马逊没有透露其在云计算服务上的具体营收,但业界声称该收入在1亿美元左右。

  目前,亚马逊已经计划将云计算的触角延伸到中国,“我们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但亚马逊总部经对这一市场已引起相当程度的重视。至于何时进入,我们需要遵循相应的政策和法规。”Jeff Barr说。

  Google的云,渐行渐近

  本刊记者 侯大银

  在云计算领域,Google属于难以逾越的领跑者。在大多数厂商刚刚从概念过渡到产品之时,借助早已打下的基础,Google已经走得很远了。而对用户来说,它却不断在走近。

  Google的云计算正努力让每个用户都相信它是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心,并且能够处理复杂的应用,具有快速的反应。

 强大的数据中心来源于Google每年超过20亿美元的投入。而它的云计算不仅依靠这些数据中心,还要开放数据中心、保持网络连接无孔不入、使客户端更加强大。

  Google Apps,这是一套在线办公的软件包,它包括电子邮件、日历、文字处理和简单的网站创建工具,其定位为微软Office的简化版本。后来,在应用方面Google又推出了Google Sites,可以帮助企业创建企业内部网、项目管理网站等。用户可以通过Google Sites上传并共享文档、视频、图片、日历等,存储空间有10G,并可以像维基百科一样协同创作。

  Google还推出了Postini(一套电子邮件和Web安全服务)和Google应用引擎(GoogleAppEngine),后者可以让开发人员可以构建应用程序,并把它们放到Google的基础架构上。开发出可以运行在几百台、几千台甚至几万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并用该程序管理分布在不同数据中心的海量存储设备,软件执行的速度需要非常快,依靠Google的数据中心,这是开发人员的最大获利。

  与此同时,Google浏览器——Chrome则正在逐步变强。日前,Chrome推出了2.0版本,它可以给用户带来速度上的提升和性能上的稳定。而最关键的是,它全部开源,有益于这款浏览器的不断改进,且Google浏览器的开发者也鼓励人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建立网页。而且,从Gmail到Googledoc,再到Google在线表格,用Google浏览器来访问自己的产品速度更快。

  无疑,通过浏览器的强大,Google链接所有软件服务的目的也将越快达到。通过客户端、网络、强大的数据中心,Google的云正越积越厚,不过,不能回避的是,其安全问题也是用户的一个隐忧。

  云计算先行者

  本刊记者 刘琦琳

  虽然SaaS不是云计算的全部,不过最先让人们感受到云计算“感觉”的,却是Salesforce提供的在线CRM。早在十年前,salesforce.com成立,树立“End of Software”的愿景。目前,作为旧金山员工规模第二大的私营机构,已在全球拥有55,400名企业客户,订户人数超过150万。截至 2009年1月31日,salesforce.com 拥有近 55,400名客户,包括Allianz Commercial、戴尔公司、道琼通讯社、日本邮政、Kaiser Permanente、KONE及 SunTrust Banks。

  不过,这个在欧美地区大获成功的云计算公司,面对中国市场用户的分散性和多样化特点,Salesforce对中国市场的策略显得偏于谨慎。

  自1999年成立,直到2004年才开始在中国的业务,并于2005年推出其CRM中文版。2006年,Salesforce在中国设立办事处。2006年10月,在香港成立大中华区办事处,成为其发布中国策略的轴心。目前,Salesforce也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2007年4月末,Salesforce在香港发布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低价(888元人民币)和“先试后买“策略。不过,虽然Salesforce的部分产品已经推出了中文版,但是其服务的本地化程度还有所欠缺。同时,与欧美发达国家保持统一的收费标准也导致很多用户对Salesforce的产品和服务犹疑不决。同时,其远在美国的平台也使得用户对安全性、便捷性产生怀疑。

  与Salesforce模式类似,国内软件服务提供商八百客(800APP)在抓住本土客户方面显得更加有优势。除了在价格方面的明显优势,其服务器设在中国,并拥有中国北京和美国硅谷的两大研发团队的架构也使这位“中国式Salesforce”占尽地利之便。正如Google之于百度,eBay之于淘宝,Salesforce的中国市场旅程依然任重道远。

  不过,面对金融危机局势及中国云计算及软件市场的快速发展,Salesforce拓展中国业务的脚步也在摇摆中上升,2009年5月18日,salesforce.com宣布推出Summer’09新一代应用程序,据悉,下半年,Salesforce还将继续采取措施以加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惠普云计算:用户只关心服务的形式

  本刊记者 武佳

  虽然在云计算技术的探索之路上,惠普一直表现得像个活泼好奇的孩子,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却相当谨慎。“按照当前的状态,云计算不适合运行SAP这样的企业应用程序。”惠普首席技术官Russ Daniels Daniels直言不讳地表示,重要任务应用程序最好在内部的IT系统上运行,比如运行库存管理等流程的交易应用程序就不适合云计算,因为云计算不能保证数据准确性,不能作为IT部门成熟的替代交付模式。要在云计算环境中经济地运行,企业软件需要重新制作。

  惠普虽然表面看来并不像IBM或者微软那样不遗余力的推广云计算,实则也为心目中的“云”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最明显的莫过于2008年以120亿美元收购EDS公司。把长于提供外包服务的EDS收于麾下,惠普“云服务”提供商的想法不言而喻。

  云计算将是“行业内一次重大的思维转换”,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Thomas E. Hogan曾这样表示。重组后的惠普实验室(HP Labs)将注意力集中在帮助惠普及其客户利用云计算发展趋势方面,并将云计算作为惠普“一切皆服务”愿景的驱动力。

  与过去不同,对于用户而言,不论是针对手机、笔记本、台式机,还是服务器等,用户在享受云服务的时候,不再去关心服务的提供厂商,或者该服务由谁管理或谁在后台控制,用户真正关心的将是,这些服务通过眼前的这些设备,能帮自己做些什么。

  在云服务时代,用户只关心服务的形式。

  那么,对云服务而言,“可扩展性”就是一个症结。云服务要求不只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要求它能够同时满足一百万个甚至更多的需求。如果IT厂商提供的云服务的安全性、性能和可用性得不到保证的话,将使企业的业务面临危机。因此,维护企业关键业务的最佳性能与最强扩展性不仅是企业购买服务的诉求更是云服务提供商面临的巨大挑战。只有当云服务的厂商可以按照承诺提供能够保证性能、可用性和响应程度的服务时,云服务才更有可能被企业广泛采用。

  因此惠普实验室在其最为擅长的打印领域推出了一项可以应用的、基于云计算的云服务——云打印。云打印使两件事情成为可能:第一,你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打印,而不需要随身携带打印机;第二,还能随时随地存取上传到“云”的所有文档。在使用云打印服务时,无需账号、注册或者登陆,你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是访问惠普的网站并下载一个软件,然后在自己的PC上创建虚拟打印机,就可以轻松使用了。

  甲骨文:“艳阳”架云

  本刊记者 孙泠

  “云计算概念已经被扭曲了,现在的云计算几乎包含了我们要做的一切——你甚至找不到一家不宣称自己是云计算的。计算机行业是唯一一个比女性时装界还要追逐概念和潮流的行业……云计算对我们顶多是个广告概念。” 甲骨文董事长在拉里·埃里森在2008年11月的Oracle Open World大会上,对当时红透半边天的云计算概念发表了一番犀利的嘲讽言论。

  几乎同一时间段,Sun公司联合创始人、原董事会主席斯科特·麦克尼利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出几乎同样的不屑——“云计算只是一个可笑的概念。作为一句经典的服务器广告词,它让服务器的名字更性感。”

  因此,当甲骨文宣布收购Sun后,人们纷纷质疑收购案对云计算发展产生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两个“NO”的合集更难诞生“YES”的正面效应。

  其实,就像Ajax和HTML两项技术的诞生决定了10年后网络面貌的改变,基于虚拟化、可扩展文件系统和开源操作系统及软件,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必然而循序渐进的,唯一创新的可能只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被冠以一个新的名称。对此,埃里森表达的十分清晰——“我不知道我们做的(和其他厂商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拥有了Sun的全套虚拟化技术,甲骨文必然会建立新的云计算研究方向,这是在企业数据库方面对抗微软以及企业管理软件方面对抗IBM的必经之路。甲骨文需要利用云计算来打击IBM和微软,需要这一剂强心剂来增强自身在争夺企业客户群体中的市场地位。

 当前甲骨文与亚马逊在云计算的合作主要在Oracle软件在云环境的部署以及数据库的备份方面,“云备份”作为甲骨文的一个云计算应用的方向也在发展中。由于Sun的OpenCloud还处于初入市场阶段,甲骨文会借助Sun推广自己的软件部署和备份服务,比如SaaS领域的一些软件服务。Sun云计算CTO Lew Tucker不久前表示,Sun将在今年夏天推出它的云服务。“它是一种虚拟的数据中心模式,”Tucker说,Sun希望建立一个通过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搭建的虚拟的数据中心,开发人员可以遥控和管理其数据中心,而且Sun的云服务概念将绑定包含Java、Ruby和PHP等语言,在形式上显得更加灵活。这种模式与亚马逊的云服务有些类似,未来这两个产品可能会形成竞争。

  十大云计算厂商

  IBM:堪称最全面的云计算厂商。在构建、支持和运作大规模计算系统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绝对优势。更重要的是,上世纪转型后,IBM形成具有硬件、软件、服务结合的体系架构,深刻理解“服务”的涵义和价值。IBM还致力于云计算概念的推广及开发标准的制定。

  微软:与很多云计算厂商认为绝大多数IT资源来自云端不同,微软认为,云计算更多的是一种“软件+服务”的方式。今年,微软一改数据中心租用的方式,开始在全球多处设计、构建和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不一定是首事者,却很可能是未来的领先者,这是微软的一贯风格。

  亚马逊:亚马逊卖书,更卖云计算。这个依靠在电子商务中积攒的技术经验及对数据中心的大力投入,使得亚马逊提供的WEB服务收到中小型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的欢迎。用户的数据中心外包,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没有固定的投资成本——Amazon的这些特点都接近云计算的核心涵义。

  Google:堪称目前云计算应用最广泛的厂商。Google在互联网搜索方面建立了极为有效的商业模式。与IBM合作、针对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增强计算安全性,Google的云计算目标并不只在个人用户,它的野心在于覆盖从个人用户至企业用户的广大空间。

  Oracle:收购Sun之后,Oracle一跃成为重要的云计算厂商。从“网络就是计算机”的云计算基因到Sun擅长的网格计算技术、为用户推崇和信仰的服务器,有Oracle的SaaS服务基础,Oracle或者Sun的云计算旨在加强云计算的易用性,将Sun的服务器应用到互联网上开发、部署和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中来。

  EMC:哪里有云计算,哪里就有虚拟化,哪里就有EMC。拥有VMWare,这个实力强劲的虚拟化公司,拥有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方面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很多分析认为,EMC正在朝云存储和信息管理服务方向发展。在云环境中,存储的重点已经不仅仅是容量的问题,而是要尽可能地让存储实现自我管理和自动调节。

  HP:健全的产品线,在软硬件均可与IBM匹敌的实力,务实而灵活的公司风格,这是HP云计算的特点。本着“一切皆服务”、“众包”的理念,HP的云计算主要体现在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HP相信,云计算有比目前更为宽广的涵义和应用领域。

  Salesforce.com:“End of Software”,这句十年前提出的理念可谓Salesforce对云计算的最早的告白。成功提供SaaS服务,具有一系列用于云计算的开发包。继其在欧美市场的成功后,其在中国的战略部署也在犹疑之中缓缓开展。

  Ctrix:收购XenSource之后,思杰在虚拟化领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应对云计算挑战。

  思科:继2009年上半年宣布进入服务器市场后,思科近日you推出云计算网络服务平台,思科与今年中正式进军云计算领域。作为云计算领域的新晋擎旗者,思科似乎对云计算安全问题更加关注。思科的优势在于其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部署能力及链接虚拟与网络环境的能力。

  国内云计算试验田 耕云·观云

  本刊记者 张静

  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虚拟化、效用计算、LaaS、PaaS、SaaS…当这些名词叠加在一起让人如坠云雾时,幸好有一个简洁的名词和一个简洁的解释解救了我们——这个名词是云计算;这个解释是:云计算是对计算能力进行贩售的方式。

  正如云计算屏蔽了复杂的内部运作而向用户直接呈现交易本质一样,对云计算的解释也屏蔽掉了复杂的技术演进史,告诉人们云计算只是一种新商业模式。“与其说云计算是一项新技术,倒不如说它是一项在业务模式方面的创新。”市场分析机构IDC这样认为。

  运营商的试验田

  从云计算到云商业,抛开令人云山雾罩的技术术语,人们发现云海似乎近在咫尺,凡是拥有一定富余计算能力的企业或机构都可以亲历其中——包括拥有海量客户数据、复杂数据挖掘工具以及丰富带宽资源的电信运营商。

  “运营商本身就是一个很巨大的信息制造者和信息处理者。”在5月22日的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我们每年的数据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为客户所准备的服务数据,它需要的运算是大量的。同时希望对这些用户进行深度挖掘、深度营销,需要大量的运算。这种运算如果用云计算来实现,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但运营商似乎不满足于只建设内部云,富余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也让他们的目光投向窗外。“我们要对消费者级进行服务,逐渐到产业级服务,为互联网企业、政府、各种需要大容量运算的企业提供服务。”黄晓庆的发言传达出向外提供计算服务的愿望。

  比起中国移动对窗外云海的渴望,本身就大量开展对外IDC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更需要积极面对云计算带来的压城乌云,尽管在这方面它们显得有些沉默。

  业内观点认为,传统的IDC业务将整台的服务器租给用户,却不能保证当用户的负荷量突增的时候,可以马上增加机器或调配其他可用资源。而云计算可以很快满足用户需求,这是传统IDC做不到的。很多企业级软件应用,如ERP、CRM等,也可以通过云计算一站式提供。相比之下,电信运营商的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则显得落后、单调、昂贵、应用不够丰富。

  为了应对云计算的挑战,电信运营商需要引入诸如并行计算、宽带自动调整等技术,改变收费模式,实现水、电、煤气一样的按需供应。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事情。所以也有声音提出运营商将自身的资源出租给那些更有经验的跨国公司,让他们来构建“云”基础架构,再反过来“出租”给自己。

  无论这种新商业模式是否可行,对于运营商来说,数据中心的试验背后还有一张意味深长的卫星云图。

  OPEC 2.0

  200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兼CEO王建宙谈到未来互联网的两大趋势,一个是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产品,另一个则是互联网的移动化。当手机、MID等移动互联设备成为通往云端的接口时,两大趋势开始汇合。

  二重汇合带给运营商二重心情。云计算可以降低对终端配置的要求,按照谷歌的设想,一个完整的浏览器加上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接触到所有过去基于PC基础所累积的服务和数据。可以预期的是移动互联网业务流量将会因门槛降低而增加。但同时,传统话音业务也势必遭到VoIP的进一步冲击。

  对于已经将3G数据增值业务作为战略增长点的运营商来说,得失的权衡也许不那么困难。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手机浏览器和操作系统的显赫地位,主导权也好,话语权也罢,谷歌和微软对云计算的热衷都有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之动机。

  企望引领潮流的中国移动不会无视这一点,它既要完善3G网络建设,又要做手机浏览器BAE和操作系统OMS,还要涉足SNS、搜索、广告营销平台等需要大量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互联网服务——与那些IT与互联网巨头的冲突在所难免。

  但这正是体现云计算试验田价值的好机会。除了自享劳动成果、提高内部效率外,云计算还将服务于中国移动的三类外部客户:对于消费级用户而言,云计算可以支撑BAE与OMS产品以及SNS等互联网服务;对于集团用户,云计算能够提供融入通信专网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对于中小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云计算则带来低成本托管平台和开放开发平台。

 “Web 2.0就是数字化的佃农租种地主的土地。”开源系统Request Tracker的开发者Jesse Vincent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Microsoft Windows Live副总裁Debra Chrapaty则表示: “未来在某人的平台上作为开发者就意味着你根植于这个基础结构。”面对互联网企业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希望从纯粹管道变成具有高话语权和高回报的平台。

  如果进一步综合考察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2008年9月推出的九大重点项目——M2M、IPv6、BAE、IMS、移动互联网络家园、云计算、WiiSE、OMS、手机支付——会更有助于理解云计算试验田并非孤立事物。网络的无线化、宽带化和扁平化使无处不在的云计算成为可能,而云计算又将支撑更大规模与更富想象力的网络应用。从基础到应用都将是运营商的战场;云计算支撑的正是运营商的下一代互联网战略。

  《纽约时报》曾把带宽提供企业称为OPEC 2.0——想想它们对世界石油价格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吧。而云海深处,运营商同样描绘着左右格局的版图。

  设备商的似云非云

  2008年,华为的内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云计算背后的商业模式变迁》。作者认为当多个供应商与多个客户发生交易时,双方往往都需要承担很高的交易成本,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一种高价值的中介业务出现,降低了买卖双方的成本。现在这一中介模式正在逐渐渗透到电信领域。

  尽管电信设备商的核心业务集中在通信领域而非计算领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关注云计算。至少运营商对云计算的需求为上游的设备商带来了提供新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机会。

  3月16日,一个命名为思科统一服务的平台出现在公众视野。该系统结合了思科CRS-1核心网络路由器、Nexus 7000数据交换机以及统一计算系统(UCS),其中UCS是集成了刀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虚拟化管理等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此思科将成为最新跳入云计算潮流的公司。”有报道称。当然统一计算和云计算还是有差别的,某种程度上更侧重网络能力的提供。这也许就是思科并没有直接去打云计算旗号的原因。但思科中国首席技术官梁永健表示,UCS是搭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架构。此外,如果按照华为人的观点,云计算是一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商业模式,那么思科的统一计算也体现了这一理念,据业内分析,UCS的推出“让数据中心的构建成本陡然下跌。”

  同样体现这一理念的还有Avaya的Aura系统。据称,该统一架构可以解决通信网络的复杂性问题,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服务,并让用户设备不受限制——“与云计算的意念不谋而合”。事实上,这种跨越多厂商、多地点、多通讯方式的统一解决方案不仅旨在节约交易成本,还能为其推出者占据一个有力的渠道位置。

  没有人愿意落后于潮流,但看起来电信设备商们对于云计算的参与还局限在外围和间接层面,以及理念上的借鉴。尽管思科的UCS有动了服务器厂商奶酪的意味。设备商们将是站在云边看风景,还是寻找一条云中小径?

  中国云计算:预备跑!

  本刊记者 匡冬芳

  2009年5月22日, “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举办。然而,尽管这是一个被冠之以“中国”的会议,在论坛上参与主要演讲的企业代表却依然是以国外的IT巨头为主:IBM、微软、英特尔、EMC、思科……当演讲台上各大巨头津津乐道于自己所取得的云计算成就时,坐在台下的很多国内本土企业更像是它们的拥趸。

  或许也不必如此悲观,毕竟,这是一场由国内官方学术机构所发起的推广运动,它表明了来自政策方对“云计算”的支持立场。而现场拥挤如云的参会国内企业,也表现了他们对云计算的强烈兴趣和向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

  事实上,中国并不缺乏争夺“云计算”霸主地位的后发优势,但是在先天性优势上,与国外很多IT巨头依然有一段综合实力方面的距离。更关键的是,对大多数本国企业来说,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还需要走过一段从发现、认识到参与的旅途,而不是实力和可行性问题。目前,云计算在中国的前途更像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对此有太多的定义和解释,但也意味着诸多模式创新的可能性。拨开这层认识上的迷雾,中国的IT天空也许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轻装上阵”还是“先天不足”?

  自2008以来,云计算已经在中国的IT天空风起云涌,到了2009年,对云计算的追捧已经甚嚣尘上。业界将2009年定义为“云计算商用年”。但这股热潮的始作俑者,更多的是来自于国外IT巨头如IBM、Google。目前IBM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云计算全方位支持——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厂家,其云的足迹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中国大地,2008年,IBM与无锡市共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Google的一切架构和应用都是基于云而建立,与中国高等院校、学术界开展了诸多合作,推广其云计算理念。Google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曾经不止一次的向人描述其心目中那个美好的“云”的世界。

  这股来自海外的略带浪漫色彩的风,吹痒了很多国内本土企业的心,他们也开始跃跃欲试:首先是云计算的典型应用——Saas软件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大行其道,本土厂商如用友、金蝶、阿里软件等纵深投入其中;阿里软件于2009年年初宣布在南京建立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尽管这个神秘的计划在宣布之后,便从此有意隐匿于公众视线之中,具体进程不得而知;百度目前正在进行的“阿拉丁”计划,旨在解决现有搜索引擎无法抓取和检索“暗网”的信息,其实质被外界看做成云计算的一种体现方式;甚至连传统的IDC厂商也不甘落后,世纪互联也低调的在两年前启动了云计算项目——CloudEx,“我们云计算的商业化的布局、程度、推进速度等,都在按照之前的预期进行。”世纪互联云计算部门副总经理许广彬对《互联网周刊》如此说道。

  究竟是跟风逐浪还是信心坚定?或者只是借助“云计算”这个热门概念自我炒作一把?云计算在中国已经到了落地的阶段了吗?国内的企业应该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工程院院十倪光南对国内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前景抱有非常大的信心他的理由是:云计算的技术非常新,在搭建过程中,国内企业没有以往发展模式的桎梏,因此可“轻装上阵”。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在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越过传统的IT模式直接向云计算迈进。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目前这些开展了相关云计算应用的本土企业,无一例外的都只是属于某一单方面的应用,而缺乏像IBM、Google那样全面的布局能力。事实上,这也是目前国内云计算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就是综合实力所构筑起的门槛,将很多实力弱小的本土企业挡在了门外。“搭建一个门面不难,但是很难真正实现。制约的因素非常多,网络、机房、设备、维护、服务等,这些最基本的条件中任一短板都可能拉下整个项目。”许广彬说。

  但如果就此断言国外巨头能够在中国的云计算领地取得霸主地位为时过早。亚马逊对于中国云计算巨大市场的垂涎与谨慎似乎很能说明这一点:2008年年末,亚马逊云计算部门高级经理Jeff Barr来华考察中国云计算市场, 结论是“亚马逊进入中国市场尚无时间表”。然而,几个月之后,他再次来到了中国。

  “几天前,亚马逊全球副总裁曾到世纪互联就云计算等话题,与几位高管进行了沟通。”许广彬讲述了他与国外云计算巨头的接触详情。“尽管在很多方面大家观点一致,但落实到中国业内用户的需求,我们还是明显具有发言权。” 他的意思是,在用户的习惯、中国相关管理机构的政策、国内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网络特点等战略点上,本土企业显然更具资格和优势。中国互联网应用,确实吸取和借鉴的大量的国外先进经验,但很快都转化为最适合国情,最能满足中国用户的产品模式。这种情况在云计算出现前存在很久,他相信在云计算出现后也仍照旧。

  “做大款”还是“傍大款”?

  对于中国的IT企业来说,在对待云计算的态度上,也许可以分为两类:是“做大款”还是“傍大款”?这个大款指的就是未来的“云计算霸主”。但不存在第三种选择:即不“做大款”,也不“傍大款”,而是对“大款”漠然视之,这样做的风险可能是将会在未来的产业大趋势中被淘汰。

  究竟是“做大款”还是“傍大款”取决于自身的实力和战略定位。

  如果具备足够强大的资源积累和云计算全面布局能力,全面运营云计算也未尝不可,也许将由此诞生新时代的能与IBM叫板的巨头公司也未尝可知。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IT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软件开发商,如果不能全面运营云计算,背靠着“大款”这颗大树来乘凉,借助其云计算平台,结合独家资源,衍生出适合自身的新模式和新服务,也能取得一席之地。

  比如,金蝶的“Kingdee K/3项目”,就是借助了“大款”微软的云计算“Azure”平台,全面将ERP计算服务进行了模块化、服务化,使得企业可以按需选择云服务。而金算盘的云计算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则是基于微软的.NET技术体系而开发的。

  那么,究竟有哪些公司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承担起未来中国云计算的大梁,在综合实力上与国外巨头叫板呢?我们不得而知。这将是一场漫长的竞赛。下结论显得为时过早。只能说,我们做好了起跑的心理准备。

  喧闹的云安全

  本刊记者 孙泠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云安全”实现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趋势科技2008年5月推出的“Secure Cloud(云安全)”技术。这是一种以Web信誉服务(WRS) 、邮件信誉服务(ERS)和文件信誉服务(FRS)为基础架构的云客户端安全架构,通过把病毒特征码文件保存到互联网云数据库中,从而在瘦客户端保持最低数量用于验证。换句话说,趋势科技云安全技术基于其拥有庞大的服务器群和并行处理能力,构架了一个庞大的黑白名单服务器群,用于客户端查询,在Web威胁到达最终用户或公司网络之前即对其予以拦截。

  这一概念一经推出,很快得到业界的热烈追捧。2008年7月,国内安全厂商瑞星在推出“瑞星卡卡6.0”时,也放出了自己的“云安全”计划。

  瑞星的“云安全”是通过在用户客户端安装软件监控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将发现的疑似木马、恶意程序最新信息推送到瑞星的服务器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然后再把病毒和木马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当时瑞星此时的“云安全”计划还只是个雏形,本质上是安全厂商普遍采用的病毒样本自动上报分析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而已。到了2008年10月,瑞星又推出了其“云安全”2.0版”,此次瑞星在其软件中加入“挂马网页”的自动诊断和收集模块,由此瑞星的“云安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而在2009年,瑞星将推出其“云安全”3.0版,在这一版中,主要工作会集中在扩大“云安全”的客户端量和对获取数据进行挖掘处理。

  两种云安全概念采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前者强调的是阻止外来威胁,基础是庞大的服务器群;后者强调的则是对用户计算机上业已存在的未知威胁进行感知,基础是必须拥有大量的客户端用户。

  作为后来者,卡巴斯基、江民、金山也纷纷在发布自家2009杀毒软件的同时,将“云安全”纳入宣传的重点,其技术要点则基本与瑞星相同。

  业界一直有人认为“云安全”纯属一种概念炒作,因为其实现的基础基本都是已有技术,而纯粹从反病毒技术角度并没有显著进步。其实,“云安全”并不是一种反病毒技术,而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安全架构的理念。

  利用“云安全”架构,杀毒软件能够更快地收集病毒样本,更快地对病毒进行处理,并能在网络威胁到达用户电脑前就对其进行阻止,反病毒的效率大大提升。另外,虽然传统的病毒防范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准确度和处理质量的优点也很突出,很多安全厂商通过添加启发式分析、主动防御、入侵侦测防御系统等安全模块,有效提升了其局限性。因此,2009年“云安全”技术将走向全面产品化和大规模推广阶段,并且会和基于在PC上的传统的病毒防御技术结合,构建一个由内而外的立体防御体系。

  在“云安全”的概念下,杀毒软件厂商们比拼的不再只是纯粹的技术实力,每个厂商的人员及硬件设备的投入,他们的用户数量等等,都将成为其中的一个决胜因素。对此,趋势科技(中国)市场总监张怡青告诉记者,到目前趋势科技已经有3万多台服务器用于云安全,2009年趋势的研发重心仍在云安全的相关领域。在过去的三年中,趋势科技已投入了3亿美金用于云安全,其中三分之二用于人力成本,另外三分之一则购置了设备、带宽和相应的产品升级。这将会是杀毒软件行业中的一场革命,网络安全领域也将会迎来一次大的洗牌。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