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建筑创作要有城市视野——张锦秋的城市设计观

文章来源:  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6年02月03日   浏览: 881   作者: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所有伟大的建筑师,其发展总是与一座城市连在一起,建筑与城市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张锦秋院士在建筑创作的同时,十分关注城市视野,她所提及的城市设计观是基于建筑创作的,是用城市设计的理念与手法来带动建筑创作,因此,她的城市设计观颇具城市、地域特色。

张锦秋说:“如何突显城市特色呢?一个城市如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市民和客人创造了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公共空间;如果真正尊重自然,不仅保护好本城市、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还着意关注了城郊之间空间的连续性,在创造人工环境的同时有机地与原有自然环境相结合;如果在城市建设中真正维护了自己城市在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该保护的历史环境都保护了,在相关地段还继承、弘扬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正确处理好了新老关系;如果在城市建设中真正重视了综合性与渐进性,充分发挥了规划、建筑、环境园林等专业的作用,还为后人留有继续开拓的可能性……,真正这样去做,城市特色必然会在新的城市发展建设中不但被保存下来,而且会发扬光大,创造出新的业绩。

一般来讲‘古典城市设计’侧重于视觉艺术,而现代城市设计拓宽了专业领域,引入行为、心理、社会、生态等多学科理论,强调城市设计以人为核心,研究城市整体及布局的型体环境与生活环境的塑造。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的处理和艺术安排。”

城市设计常常与城市文化复兴和城市精神塑造紧密连在一起。纵观历史文化名城,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老城区,张锦秋肩负历史责任,在古城的研究和梳理方面,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在城市保护和发展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山西省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就是最早的实例。

通过城市设计总结城市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张锦秋认为:

“一是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城市中应该赋予新的生命,使其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是以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动力,拉动周边的现代化建设。

三是通过周边土地的增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推动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而达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与良性循环。”

可见她对西安城市设计是寄予厚望的。西安不是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历史文化名都,标志性建筑优于一般古城,建筑形制也高于一般古城,城市规模大于一般古城。

她曾访问世界五大古都,总结古都保护经验。对于古都保护的特色,她有如下评价:

“从意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到理解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什么,再到探索历史名城应该如何保护,新的制度、新的机制、新的文化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持续影响着我们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的认识判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论从策划研究、规划设计、营建修筑和运营管理的过程,还是从历史传统、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现代意识的体现都需要妥善处理好其间的关系。

实践证明,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即使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他们仍具有其他任何资源都取代不了的作用。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优化和有序建设能更有效地从大环境上保护和映衬历史文化遗产并光大其影响,这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立‘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以新的‘环境’概念指导保护措施,考虑新的保护品种,确定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详规和研究。”

对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她的视野已从单体扩展到群体,从文物、历史街区到历史保护区域,概念也扩展到一个文化区域,更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重视一个城市生态的保护。为此,要遵循三个原则:

“以更加全面的‘历史文化遗产’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基础。从孤立地保护一项遗存、一个城市,扩展到区域性的保护,提高到以文化为主线的保护。‘京杭大运河’与‘丝绸之路’两项联合申遗项目的起动,标志着我国已迈出了以区域的、系统的、综合的观点来研究保护问题的新步伐。

以新的‘环境’概念指导深化名城保护工作。将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立性的组成部分,除实体和视觉方面含义外,环境还包括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去或现在的社会和精神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利用或活动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其创造并形成了环境空间以及当前的、动态的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对‘环境’如此宽阔的界定,既表明国际上的一种认知,实际上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空间意识。

挖掘新的名城保护内容、开创新的工作局面。近年来,有些地区提出并实施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等新的保护题材。西安在总体规划中明确了‘唐文化区’、‘汉文化区’、‘秦文化区’的概念。”

张锦秋院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认识到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选址上,她力推在大雁塔附近,与城市的标志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三唐”工程在大雁塔脚下,但她靠高超的技巧完满创造了一组与大雁塔和谐的作品,大唐芙蓉园、长安塔、陕西省图书馆、群贤庄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构成了西安建筑文化的新特色,丰富了长安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浓度和历史厚度,也增强了西安的文化自信和自觉。

值得重视的是,张锦秋院士不仅关注西安的特色,也关注北京、广州、哈尔滨、厦门的城市文化,对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发表自己的见解,她指出新与旧的对比是有条件的,应是唱和相应的和谐。一个城市的特色需要认真体会,一个城市的气质也需要高屋建瓴的领会。她概括为:“城市文化孕育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彰显城市特色。”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赵元超

 版权所有: 中国建设报

标签: ——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