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云计算离我们并不远

文章来源:  中国云计算 发布时间: 2009年06月10日   浏览: 1349   作者:中国云计算
5月22日,“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在中国首次召开的云计算大会,论坛吸引了包括政府官员、专家、云计算科研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在内的上千人参加。

  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云计算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我想在中国的上空已经有了朵朵云彩,我相信我们有这样的创新能力、创新动力,我们有勇气、有胆识使云计算的精彩在中国实现。”

  国内企业不再等待

  “千万不要等云计算技术成熟了才考虑应用,中国等不及。”这是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在论坛上发出的忠告。

  近几年,当国外IT巨擘为争夺云计算领域的话语权而频频出招之时,国内企业似乎成为旁观者,鲜有建树。有人毫不客气地把这种“集体沉默”归结为国内企业在云计算策略上的保守。就在不久前,还有一位企业老总私下对记者说:“云计算只是商家用来炒作的概念罢了。”此话恐怕也反映了不少国内企业的真实想法。

  然而,在本届大会上,不少国内企业的行动和言论却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告诉记者:“对中国移动来说,在未来的业务发展过程中,云计算和无线网同样重要。”黄晓庆表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利用云计算的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服务的供应商。“所以,把云计算作为我们未来为客户服务的平台,是我们最重要的需求。”他说。

  他通过一个现场动画展示了云计算落地的优势:目前中国移动研究院有1024个CPU(中央处理器)做并行的数据挖掘,可扩容性非常好。在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的前提下,其性能比商用系统提高了30倍,其数据挖掘能力增加了9倍,而成本是原来的1/6。黄晓庆认为这就是一小片云计算的试验田。

  黄晓庆承认,随着推出的业务越来越多,中国移动更迫切需要云计算,运营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制造者和信息处理者。中国移动每年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为客户所准备的服务数据,需要运算的量巨大。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又希望对这些用户进行深度挖掘、深度营销,这也需要大量的运算。在黄晓庆看来,这种运算如果用云计算来实现,就可以大大提高速度。他认为,云计算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迎接挑战,广泛合作。

  相对于中国移动的快速反应,友友新创的独辟蹊径对中国企业而言似乎更有借鉴意义。这家创办于中关村科技园的公司,致力于云计算中间件的研究和开发。曾在雅虎公司担任后台技术主管长达6年的友友新创公司董事长姚宏宇认为,自己的公司与谷歌、雅虎等IT巨头有很大的不同。“到目前为止,他们是做服务的,我们是做平台的。”他表示

  姚宏宇强调,IBM、微软等公司这些年在云计算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要改变原来的架构很困难,需要时间,而重新开发一套软件比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容易多了。友友新创等中国厂商没有这方面的包袱,完全可以轻装上阵。

  面对强敌,友友新创实际上选择了一条“讨巧”的云计算发展之路。跨国公司若要转到云计算模式,可能需要下很大工夫适应新的模式、新的技术需求、新的架构。而像友友新创这样从“零”开始的公司,则可以更好地构造自己的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姚宏宇在谈到为何选择目前这条发展道路时坦承,原因之一是谷歌等主要对手目前还不会和其竞争。“我们并不需要打败对手,只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就可以了。”姚宏宇表示,“友友新创的优势就在于已经完成了云计算整个中间件的系列产品开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对友友新创的云计算发展之路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符合中国的国情,小公司也可以有自己的产品和方案,与跨国公司相比各有千秋。倪光南对记者说,中国软件企业还都比较小,因此要抓住软件服务、云计算等一些新的机遇,在这些新潮流刚兴起的时候,参与竞争是比较有利的。“在传统的发展时间比较长的领域,中国企业发展会慢一点,而在新的领域,可能会发展快一点,这就是后发优势。”倪光南说。

  IT巨头谋求更大话语权

  云计算将使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信息化,不论是存储、运算还是软件服务,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行信息化的门槛。毋庸置疑,对此达成共识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对此,看在眼里的云计算领域的倡导者们自是喜上眉梢。云计算大会上,IBM、微软、EMC等云计算领域的大腕如期而至,面积最大的展台便属于IBM和微软。由于谷歌的缺席,IBM、微软的一举一动就更令人关注。

  2009年年初,IBM发布了“智慧的地球”理念,而云计算是IBM“智慧的地球”理念的动态架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IBM已经在很多国家部署了云计算中心和云计算实验室。1个月前,IBM刚刚在香港成立了云计算中心。目前,IBM在全球拥有的云计算中心数量已达到14个。

  不过,IBM显然并不满足,他们更希望推广这样一种理念:云计算需要社会的参与,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云计算真的是一个很大的生态环境。”王阳对记者说,“在IBM内部,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云计算方面靠拢,也在不断地分析自己的产品。在客户实践当中,我们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进行重要的试验。不能想象互联网只在一个国家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一定是全球性的。”

  推动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为个人电脑普及作出巨大贡献的微软则念念不忘终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一再强调,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是“云加端”。张亚勤表示,从计算的架构来讲,云计算从客户端走向了“云加端”,并且这个“端”越来越多元化。只有“端”的变化才可以实现很强的计算功能,因此“云加端”的互动非常重要。展望未来“云加端”的计算,张亚勤认为,到了手机和个人电脑时代,每个人都有计算资源,“云加端”就是提供所有的资源、数据、存储,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资源可供使用。他给云计算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数据、软件、平台、基础设施,加上服务。“微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变成服务。”张亚勤强调。

  谈到云计算,标准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可能是受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开放云计算宣言”的影响,IT巨头们对于这个问题显得比较谨慎。目前,该宣言的主要支持者是以IBM为首的众多公司,而微软、谷歌等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公司则没有参与。

  张亚勤表示,云计算不需要定一个上层的标准,而下层的标准必须是开放的,不应有私有的标准。“需不需要定一个单独的云计算的标准?我觉得目前可能不需要。要定也应该是一个国际标准,最好不要企业自己定。”张亚勤说。他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云计算委员会,让有关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加入这个委员会,大家共同来建立开放性的标准。

  王阳也强调,对于一些超前的技术产品,要坚持一个开放的标准,这样大家互相之间可以更加开放。他希望有多种云,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把一个云“搬”到另外一个云上,或者实现相互之间的协同运算。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