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找寻多元思潮下的中国建筑文脉

文章来源:  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11日   浏览: 1361   作者: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日前,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公布两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此次评选结果是由网友票投、专家评选按2:3比例计算得出的最终名单。组委会专家组成员包括了王明贤、张颐武、顾孟潮等来自建筑、文化、专业媒体、房地产和社交网络领域的权威学者和意见领袖。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建筑受城市文化思潮影响,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物理聚焦,此后发展的20多年间,各界人士出自不同角度对中国建筑承载的这一量变到质变的剧变时代内各种互相冲撞的社会思潮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忧虑在“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过程中被提炼到笔头,形成蓝皮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现象观察报告》,向世人剖析中国建筑现象背后的文化问题,予人明示:中国建筑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冲突中何以延续。

多文化汇聚下的中国建筑

1994年至2014年间,受社会思潮影响创作的中国建筑走出脑海面向世人,此时,用组委会专家的说法,“中国建筑更像一种文化大杂烩。”

据组委会介绍,至2008年奥运会前,影响中国城市的主流建筑形态,一类是“乌纱帽”——以北京长安街沿线随处可见的中式大屋顶加西式包豪斯式样的国家机关建筑为代表;另一类为“实验场”——以“鸟巢”、“央视大裤衩”等国际建筑大师设计作品为代表的大型公共地标建筑。2007年,北京国贸三期落成,标志着中国商业地标建筑时代的来临,天津津门津塔、广州塔、上海中心等超高建筑纷纷涌现,武汉、沈阳、苏州等二线城市也各自制订超高建筑计划,中国城市进入以美国Gensler、SOM等商业建筑设计所为主导的国际主流建筑话语时代。同时期,复制山西大院的中国院子、复制苏州园林的桃花源等建筑复古派也暗潮涌动。2010年,青年新锐建筑师吴晨设计的中国尊在CBD中心,北京未来最高楼设计招标中胜出;2013年,另一位建筑界超新星马岩松以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山水主题,在位于北京价值巅峰的朝阳公园地标建筑骏豪中央公园广场项目夺标,代表了中国新锐建筑师从边缘开始走向主流,成为未来的一种新势力。“无论是乌纱帽、实验场、边缘艺术、国际主流、乡愁,还是中国新锐建筑师的未来派,如今,没有哪一种建筑思潮能够主导中国城市文化。”中国主流建筑在20多年间交替变换,其承载的建筑文化意识也大相径庭。不少专家共识表示,在经过“建国后,受意识形态影响,中国城市大量复制苏联式建筑,这便是主导中国城市面貌40年之久的”革命建筑“年代”,中国建筑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冲突间需要找到“可以实现未来建筑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命脉。这种传承命脉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检验。实践中找出命脉的愿望在中国投入到建筑设计的费用2013年突破5000亿元后变得更为强烈。

三大派别架起中国建筑文化版图

《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现象观察报告》(以下简称《观察报告》)显示,中国当代建筑分为商业派、试验场派和乡愁派。这三大派系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意识流。传承建筑文化的命脉或将在这里形成。

摩天大楼是商业派建筑代表作品。据介绍,摩天大楼最初的建设目的是为缓解城区用地紧张。摩天大楼是市场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有数据统计,中国现有的摩天大楼建筑数量为1938座,远超美国的436座,而潜在的建筑数量中国为1280座,也远超排在第二位的阿联酋的50座。《观察报告》表示,一线城市的摩天大楼可以在有限土地面积内实现最大的办公居住需求,但是,没有足够“摩天大楼消费力”的内地二三线城市,这种建设初衷显得不太因地制宜。

讨论现在与过去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组委会介绍,乡愁派建筑的灵感来源于民间的住宅、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需求,也是重新被现代建筑师所解读出的中国符号建筑。乡愁派建筑关注对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色彩的建筑空间进行还原和升华。同时,乡愁派建筑的本土性和历史性特点赋予了乡愁派建筑能自主生长的特性。在设计得当的前提下,乡愁派建筑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定性,很多自然而然的活动和故事就会在里面发生。“试验场派建筑的灵感来源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可以从新玩意甚至是身边简单的东西得到启发,鸟类的巢穴、蜿蜒纤细的腰身、蜻蜓的眼睛、巨大的椅子、身体火焰……”近年来,试验场派建筑由于吸取了更多的元素,探索新的材料和造型,突破地球引力和常规建筑力学原理的限制,设计出让人匪夷所思的造型和结构,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但是组委会对此提出担忧,试验场派建筑无疑在树立城市形象上具有其优势,但从其与地域文化结合方面上看,中国所有的试验场派建筑都无法根植于其所在城市。国外建筑师对中国古老文化由外到内与由内到外的融会贯通形意互通往往难以企及,最终呈现的,常常是在局部节点使用外国人眼中最鲜明的中国元素。这也是试验场派建筑的局限性所在。如果不加以改善,将成为城市的累赘和负担。

传统与现代撞击出的生命活力

为期2个多月的“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以及《观察报告》发布活动是组委会浓缩了对中国当代建筑发展20年的审视思考过程的成果。5000年中华史铸就的中华文化之魂是华夏民族的瑰宝,建筑是这一文化的传承平台之一,组委会专家表示,传统的现代化继承,并不是简单地在形式层面上的继承,而是以当代人的想法,带着现代的问题在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现代化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由传统建筑文化革新而来的体系。这也是中国找寻建筑文化传承命脉的基点。

“城市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人文风貌、地域特色、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建筑师无论采用什么材料,都应该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来。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可能避免跨国经济活动中外来建筑文化尤其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文化可以凌驾于其他建筑文化之上。对独特性的追求,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自信的要求,充分表达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独特性得到尊重和认可,是进入多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主体性必要条件。”组委会表示,过去的传统发展到当代是一种不断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具有很强成长性和生命力的过程,会一直发展到未来。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传统经过岁月锤炼,粗劣的被废弃,精妙的被保留。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已经不适应当代对建筑文化的要求,只能作为历史陈迹供人欣赏。只有能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版权所有: 中国建设报

标签: 建筑 , 中国 , 多元 , 找寻 , 思潮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