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2010 IBM云计算高峰论坛——现场演讲文字实录

文章来源:  中国云计算 发布时间: 2010年06月11日   浏览: 1325   作者:中国云计算

沈安石:各位来宾,欢迎光临2010 IBM云计算高峰论坛。今天有IBM云计算业务管理高层、技术专家、五百多位行业用户和合作伙伴云集一堂,分享IBM云计算应用实践的丰富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促进中国产业跨越式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云计算的推广 和应用给国内信息产业和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经济高效的商务模式,云计算的按需计算、现收现付等特性会降低信息化普及门槛,简化IT管理,有效降低企业IT技术设施成本,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云计算也会使得信息产业更绿色、环保,更节约能源。作为这一层面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最富有经验的云计算实践者和最开放合作的云计算创新者,IBM在这两年来深耕细作中国云计算市场,全面致力于推动中国云计算发展,IBM不仅于2008年率先在大中华地区设立了云计算中心,整个全球的云计算研发资源,以满足中国客户发展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并业已帮助很多客户打造和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云计算项目。


沈安石:有目共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云计算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将为中国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IBM非常希望能够将全球顶尖的云计算技术和经验带给中国市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企业及众多机构合作,共同应对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时代的挑战机遇,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国商业进步和社会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在云时代再创辉煌。


沈安石:感谢您的光临,祝您在这里过得愉快,并且能有很大收获。


主持人:感谢沈安石先生的精彩致辞,接下来有请Springboard Research软件及亚太研究副总裁Michael Basnes先生带来Springboard Research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报告,云计算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


Michael Basnes:各位上午好,欢迎大家同时也感谢IBM邀请我到这个地方给大家做一个演讲。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介绍性的讲话以及整个云计算发展市场,特别是中国发展以及整个大区域发展的趋势。我是Springboard研究机构的成员,在整个亚太地区是我们的运作地方,办公室设在新加坡,包括在北京也有自己的办公室。今天上午要做的是花点时间给大家一些关于云的基本了解,特别是目前的状况是怎样的。我主要会关注三个方面的话题,第一,云计算基本的定义,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对大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大家需要关注云。第二,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云,云对你的组织意味着什么。第三,在云的采用方面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在中国以及广泛的区域里是怎样的展望。


Michael Basnes:下面说一些基本的话题。你会看到有一种来自IBM关于云计算的定义,这是我自己的视角,在基础的定义上给出我的视角,这是基本的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什么叫做云计算呢,就是IT所支持的资源以及功能的结合,可以通过互联网作为服务的交付,这就是基本的概念,而且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种定义有多层含义、多层假设,这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因为他们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进展,同时也会影响大家如何去利用云来给你的组织带来价值。


Michael Basnes:首先,通过云提供的服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目前主要关注软件,软件及服务叫做SaaS。还要关注平台及服务,就是基础设施及服务。这两种是随意变化的,很可能会变化,还有云的提供者、供应商会给你提供新的不同的服务,同时这些服务可以在你的组织里面得到使用。因为有这些变化,种类也会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云计算有什么样自己独特的特点呢,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有几个主要的特点需要大家理解,第一,它是基于Web用户的访问,还有自助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按使用服务的模式。这对消费者和用户来讲,当他们在使用和定制的时候才会付钱。第二,多租期的特点,不需要知道基础设施的细节,你知道的多租期是关键的提供,并且保证可分享资源的方式。更广泛来讲,多租期可以实现你的规模经济,有了多租期就有一个非常可行甚至非常有趣并且令人激动的业务模式。这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可以通过云计算赚取利润。从以前应用的提供者方面,在他们的基础上给你创造价值,比如在以往的基础设施方面,使得作为供应商对云来说非常重要,它有高可扩展性以及动态配置资源的特性,有一种动态的资源配置能力,你不需要成为一个专家,也不需要了解一些技术的细节,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叫做动态资源配置,大家只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这些功能的配置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功能以及服务,你需要什么服务,这个组织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地方我们最终能够让IT反映你的业务现实。


Michael Basnes:业务的现实是什么呢?想一下自己的组织,实际上就是需求, 我们需要资源的需求,这种需求永远都不可能被预测到,我们的服务,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客户他们对我们的资源什么情况下都可能有需求,我们有时候需要多种方式给他们的需求提出反应,让他们配置相关的资源,相关的功能,很多时候我们要反配置这些方面的资源,这样我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我们的用户会使用他们所用的东西,为此付费。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讲的几点。


Michael Basnes:大家很多时候会觉得,公共云和私有云之间两者是不兼容的或者两者是竞争的关系,刚才说到了云计算非常直接的定义。作为一个公共云有几种应用,第一种是宽带的进入,没有一个互联网可靠的接入是不能够前后一致,不能够提供高性能,这样云计算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为重要的一点,从公共云定义上讲,不会控制、进入或者拥有一些基础设施,上面不涉及到内部数据中心。作为私有云,有自己的数据中心,有内部的一个数据的中心,得到的优化支持公有云的特点,所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能够支持基于浏览器的介入,支持按使用付费,同时也支持你的可分享资源,还支持多租期,支持可扩展性和动态的资源配置,还有一个管理非常良好的配置和反配置。


Michael Basnes:不论怎样讨论云,很多人总会跟我说,这不是新东西,我们已经做云计算很长时间了,他们是对的,它不是一件新事物。作为IT专业人士来讲,这对我们是新事情。事实上云计算作为一种方式是基于过去我们所做的方式,基于过去的努力,以及过去多轮的运算、计算得出来的,这样很好,使得云计算变得更加可行性需要大家进行正式的考虑。有很多技术的组件,这些组件对云来讲非常重要。首先是虚拟化,一个简单的事实,虚拟化不等于云计算,但是云计算如果没有虚拟化是不可能的。它可以给我们一种能力,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使用我们的资源、硬件、软件特别是我们的服务。可以给我们有能力最终增加整个的使用率。你想一想,你的组织从IT的角度,对我来讲让我最吃惊的一点,从IT的一个场景看,我们会乐意花点钱,很大程度只是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一般的服务器利用率只是在20%-30%,所以一般来讲我们所购买的70%的资产是没有得到使用的,而且大部分时间如此。我们只是为某一点可能需要的机会花了钱,支持我们的需要,支持我们对于流程、对于资源、对于能力方面的投资,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变,我们需要提高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基础,非常根本的要求。虚拟化对于所有这些改善都是一个基础。


Michael Basnes:第二个技术组件,完全无限制的更加标准化的趋势,以及大众化在不同层级,IT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在网络、硬件、软件方面都发生了这样的趋势。从组织来讲,特别是作为IT的消费者来讲,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帮助我们能够标准化这些基础设施各级层面,我们所做的只是一个基本的服务,可以让我们能够为这个目的进行服务。我们不只是关注一些基础设施,我们是为业务带来更多的价值,而且它是以业务价值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技术为基础的。


Michael Basnes:第三个技术组件,开放的标准。这块说两点,一是,富因特网程序和Web2.0,你能够达到一个程度,你的浏览器能够足够的好,有足够的功能来每天进行使用,用于你的业务。这是一个很大的变革,跟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事实上作为我们的服务器提供商,他们提供云计算的时候,如果一个网络浏览器不够或者作为一个业务工具来讲不够的话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浏览器已经有这样的功能了。二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现在很少谈到SOA,它并没有离我们很去,尽管大家谈得更少。事实上SOA对我们的云计算非常重要,因为SOA让我们更加迅速、更加低成本的使用我们的信息,而且把信息和数据能够整合起来,在整个的云或者云与云之间我们可以用这些标准,这些标准都是公共的标准,同时我们在私人方面也可以做在云方面的投资。大家在这个地方,可能不知道很多的标准和细节,但是用得却越来越多。


Michael Basnes:下面我不会花很多的时间说更多关于技术的东西,因为我想给大家谈更加广阔的一个领域。我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且我跟踪了很多IT趋势,其中一个关键趋势,特别是作为一个IT专业人员来讲是非常简单的事实。说到你自己的组织,想一想你业务的使用者或者你程序的支持,有一个黄金法则不应该被忘记。使用者并不在意技术,并不关注技术,并不关注技术架构,并不关注应用。当他工作的时候,所关注的就是这些流程以及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他们做工作来讲非常必要,这是他们最关注的东西,技术本身应用程序还有所有各种不同的基础设施实际上都是实现结果的手段,这些流程也就是实现结果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去关注那些最令人激动的工具,无论是SOA还是E-Business还是云,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是一个冰冷的事实,从业务的角度来讲,我们要重复这一点。IT所有的价值都来自于如何利用IT,如何使用IT驱动这个价值的实现,驱动结构价值的提升,如果技术本身并不能推动改进,并不能推动效率的提高或者革新,这种技术实际上是一种毫无价值的东西,是一个浪费的资源,应该把它用到别的方面,促进革新的产生和改进的产生。用另一个角度讲这个问题,考虑你的机构,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在座所有人都不把技术作为一个基本的能力,我们是处理业务的,处理商业的,作为一个公司提供各式各样的支持,技术提供是必须要做的东西,必须支持我们的业务。云计算的要点是我们有了新的选择,我们是否来提供这个技术,或者不利用这个技术,我们第一次能够以一种合理的手段,并且是富有生产效率的手段,我们如何利用这个技术,什么时候、在哪里,我们仅仅是提供所需要的那些信息和程序。


Michael Basnes:透视一下云的情况。今天也提到了很多创新的问题,这里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点,云并不是最新的或者这种云的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不同趋势的会聚、会合,会导致许多根本的改变,这是有很多的机会,不仅把云作为推动者或者让新程序产生,使得这些效率的提高,这是一种机会,让云作为一个变化的因素,对于在增长市场的大多数机构来讲,特别是小的机构和中小企业,对于他们现有的IT功能是非常有限的,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他们在IT方面的功能是很有限的,他们需要最大化的利用他们的投资,云在这一点上可以帮助我们,并且可以让我们做的更多。事实上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机会,让这些机构特别是有限的IT功能投资机构利用这个技术做到一个进入一个成熟的市场,利用这已有的技术和经验来提高公司的效率,比如说宽带,中国在宽带的利用方面可以说是排在世界首位,北美可能有一个更成熟的市场在宽带接入方面。在中国可以超过其他的地区,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最新的技术,而不需要受到历史上旧技术的影响。实际上已有的旧技术影响了那些国家的进步,影响了他们创新的产生,云计算也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对于国家、对于机构来讲,他们都可以快速的成长,尽管他们在过去传统的投资方面比较落后,过去的投资比较传统,效率不高,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就有一个后发的优势。


Michael Basnes: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利用云可以达到无限的可能,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对于很多机构来讲,在这些成长的新兴市场,过去很难进入到一个基于全球的IT环境里,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成本,需要去投资你的合作伙伴、分销商、渠道,这是难以做到的。但是云计算来了之后,很多的障碍就不存在了,或者消失了。我们可以考虑,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云的服务提供商,或者在机构的内部去创立云,这是很可行的。我们可以在外部提供这些服务,对于小的团队来讲或者技术的开发者,比如在中国可以创造这种服务,把这个服务通过云销售到丹麦,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关注这个服务是谁创造的,只需要使用。云计算的关键是服务无论在哪儿支持的,哪儿创设的都不管,只要它起作用,能满足我的需要,价格比较低廉就可以了。所以进入这个市场的障碍就已经非常低了,门槛大大降低,这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这样的成长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这就不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源。


Michael Basnes:我们的责任和价值研究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定量研究,调查了很多公司,很幸运的是我们完成了关于云计算采用方面在亚太地区的调查,是5月份刚刚完成的,所以数据比较新。我们调查了474家除了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机构,有商业机构、IT决策者,这474家机构都对云计算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相信云计算对你的机构是有关的?大家可以在图中看到结果,大约有2/3也就是64%被调查者认为云计算与他的组织有关,在大中华地区,我们调查的客户大约是146名,有20个来自台湾,20个来自香港,还有100多个人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被调查者,50%的被调查者认为云计算跟组织有关。对在座的各位来讲是很好的消息,云计算仍然是处于早期阶段,我们要理解,更好的深入了解云计算。从让上面的数据清楚的看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云计算,因为这和你的机构有关,你处于云计算理解先进的程度,这是很好的。


Michael Basnes:在里面我没有列另外一个信息,但是值得提一下,还有对于云计算采取了一些措施是加速的,去年我们有一个调查,问他们是否会采取云计算的措施或者目前以及后面的6-12个月内是否采用?我们调查了160多家中国公司,大约只有1/3的人说他们已经采取了云计算的措施。12个月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说有30%,过去仅仅是14%被调查者说要采用云计算的措施。12个月之后,愿意采用云计算的机构可以说翻了一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为什么在云计算方面进行投资呢?图中左边的因素为什么会在云计算中采用呢?有两个方面,想要灵活性、或者想要快速的响应性,或者想要成本。在中国或者其他地区,这几个因素是平均的,大家对这两个的重要性都认为非常重要。对于云计算来讲,可以说有不同的目的来采用,而且能带来不同的价值,但是投资于哪些方面呢?第一个解决方案,这些被调查者在云计算方面也进行了投资,比如他们想在企业应用方面投资很多,比如说企业关系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这是在企业应用方面的一个应用领域,还有在ERP方面、供应链管理等等。所以企业应用方面是一个主要的应用领域,其他就是存储方面,比如说服务器是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第五的视频会议和电子邮件方面也有应用,这两者占了45%,这也是一个最大的应用领域,这也解释了IBM为什么在Lotus产品上有巨大的投入,因为这和云计算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协作方面,比如说沟通。我们有时候并不需要去拥有这些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才能够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可以从服务提供商那里购买这种服务,云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Michael Basnes:这些并不是所有都是正面的,实际上还有挑战,有三种重要的挑战经常被提到:安全、安全、安全。对于安全方面来讲其他都是第二位的,这里有数据支持。关于安全方面我们昨天有讨论,安全技术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提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改善。问题是安全并不是关于技术方面的,要点是安全来自于信任,要充分地相信他们的数据库是安全的,你的数据也是安全的,能够被你很保密的管理,能够把你的数据和其他的数据分开来,即使说这些数据都是放在公共的平台上。另外就是可用性,性能方面宽带是至关重要的,网络就决定了云的性能,但是这是不够的,这并不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服务的使用方面,还有一个政策方面的问题,是合同方面的问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和你的服务提供商进行谈判来确保一些合适的服务提供,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服务改善你的业务。要用一些比较明确的条款确定这些服务的程度,这并不是技术方面的讨论。


Michael Basnes:第三方面是缺少理解,这对你们也是好事。今天开完会大家就可以更好理解云,你会更好地理解云的挑战和好处。最后还有数据的私有性,还有法律方面的安全性,还有整合方面的问题,你如何把你的内部系统给它加以整合,通过云来提供服务,如何通过一些内部的机构来进行数据整合,如何把私有云和公共云结合起来。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去考虑这些问题。但是这并不足以让我们去影响云的采用。采用云对于我们我们业务是很好的,我给大家一些思考的问题,在今天以及以后我们需要考虑什么。首先,是了解云计算与自己的相关性。无论你是来改进内部数据中心的运作还是提供新解决方案的来源。比如说加入一些基于网络的浏览器的服务应用,增加一些新的能力,分享资源、协作、动态的资源分布和灵活性等等。或者你的关注是跳过那些内部基础架构投资,而是利用云服务、资源,这样就可以外部购买这些解决方案,通过协作或者CRM、存储的方式,或者用其他性能都可以在云端购买。第二,作为IT专业人员,我们的责任就在于并不仅仅关注技术,要关注给机构带来价值,我们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最佳的信息采购方法。我们要得到哪些资源以及哪些能力来满足组织的需求,同时你要知道有哪些选择、哪些技术是可能和这些选择匹配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传统、内部的数据中心,我们需要把内部的资源以及私有云进行共享的基础架构,同时我们也让公共云中间的基础设施进行一些共享,我们有多种的来源。所以,我们有一种可能非常有效、非常有用,适用的一种方式来适用某一个场景,我们没有唯一的方式或者放之四海皆准的方式。我们很少有企业是完全用公共云的,也没有哪个组织是完全用私有云的,可能是基于不同的场景,有可能用不同的组合,来达到最组织最佳的使用。


Michael Basnes:第三,要了解市场的动态。在组织内部看看哪些是可得用,特别是基于公共云的服务哪些是有用的。对于技术哪些是可用的,能够使你的内部云的数据中心功能有所帮助,同时要看一看能够提供什么,作为IT人员来讲,如果我们做正确的事情就会成为一个服务的提供者,我们提供服务给组织,把整个技术的复杂性能够隐藏起来,同时把技术的局限性和成本隐藏起来。


Michael Basnes:以上是我的演讲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暨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李实恭先生带来“智揽云海 云领未来”,云计算与智慧物联网的主题演讲。


李实恭:大家好,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云计算,先要知道云计算到底是什么。首先我有一个漫画,我们很多人对云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到底它是一个混沌未清的云,还是可以随时按照我们的需要来改变它的形状满足我们的要求。接下来的时间希望借着还算是很浅显的研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


李实恭:有关云计算的定义有很多种,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每一个企业或者研究的机构,都提出他们看法。在我们看起来都有所侧重,按照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方向或者偏重的地方强调了一些特别的重点。在我们的理解里面,稍微退回来一下,不要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培养出来自己的一种看法。实际上IT的技术是在不断的演进,大家对IT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还对IT比较低的地位,就是要求高,地位不够高。实际上IT在我们的业务发展里面看起来十分的重要,重要的程度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就像水龙头打开就自然有,IT给我们的要求是从没有要做到,做到要能够更好,更好要做到更快、更便宜、更好用。IT技术的演进使我们每一个时刻都必须回头看,当初所做的假设是不是正确,条件是不是改变了。从这两个观点理解的之后,我们来看云到底是什么?云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特别强调对效果的要求,从使用者的观点,IT不重要,技术不重要,但是要的是得到全面的满足,这个重点是在完全的满足。简单来说所谓“完全”就是所要付出的费用,本身要做这件事情的成本,所产生的效果是可靠的程度、安全性无所不包。我们叫Quality of service,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云计算不够,那只是从一个角度来看,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提供者,他必须要能可持续的发展。如果我们强调使用者的一面,使用者要的是要求高、又快、又好、又便宜,如果提供者无法满足,这个事情不能发生,只有在提供者持续的有盈利发展的状态,使用者的要求才能力才能够得到满足,我们从使用者和需求者两方面来看云是什么。


李实恭:在讲云之前我们拿另外一个系统做一个对比,就是电力系统,从自己发电自己用、自己管理,到局域的整合开始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到今天我们坐在房间里用了很多的电,我们的设备里用的很多的电,我们没有任何的忧虑,我们没有管这个电是从风、水、烧煤、烧气产生的,到底谁供应给我们不太知道,电力系统的演进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在计算机IT系统上还没有做到这样,我们期望云计算可以让我们达到刚才所说的像电力系统的程度,我们今天只处在中间的阶段,我们有局部的、企业内部的,少数是跨企业的整合。整个的云发展和演进有它一定的道理,这时候要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


李实恭:第一,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的经济上面,我们从自给自足,这其实是一个很美好的生活方式,但是已经越来越不可行。在自给自足的时候你的需求很低,要告诉你自己不要要求过多,就可以得到满足。渐渐的我们看到有一些分工,是从少数的小农社会进入比较接近工业化程度的进程里面,分工开始精细,然后彼此分工的时候要能够衔接起来,所以必须要有标准,彼此要能用共同的语言,我们做的工作要能够连接起来,这时候开始有少部分个体的效益能够提高。


李实恭:规模扩大,规模扩大是因为有分工,有标准,大规模流水线会产生,再进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能够活泼起来。技术上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以计算机的技术为例,从使用的角度自己买一套设备自己管,自己来开发,这是属于自给自足。慢慢走向分工,有提供商、运营商、服务商,这时候彼此之间不同的角色必须衔接,也要标准化,再来是规模化。大家都采用类似的方式就可以规模,规模的情况下,不管是技术的提供者、运营的提供者都要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这时候产业的效能能够提高。云带来的是下一步更精细的分工。简单的说,不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技术的发展来看,都是一个不断结耦的过程,我们对所做的事情开始了解得更清楚,划分更细之后,让它能够拆借开来,原来是丝丝缕缕纠缠在一起,在一个盒子里面,只有自己知道,了解之后可以分开来,把条理分明地连接起来,这就是结耦。


李实恭:第二,生态系统的演进也是另外一种结耦。从云的角度来看,有建设云的,有基础设施的技术提供者、架构提供者、应用服务的建设者,好几种不同的分工。在云的运营里面,有运营本身的平台拥有者以及去管理他的人,就跟我们在企业里面一样,我们有企业的拥有者,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当我们进入进化的阶段,这个角色开始分开。使用者也有终端的使用者和中间的使用者,中间的使用者因为自己的使用从终端的使用者产生更高的价值,成为中间的使用者,从生态性来看,这是另外一种结耦,它的产生基本上还是IT技术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看技术的演进,今天因为我们不是讨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所以我这边简单的分,从硬件、软件在最早的时候计算机是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分得那么清楚,我们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开始有一个区隔,把软件和硬件分开来,这是第一步的结耦。第二步,有了软件之后,当时所有的东西都绑在一起叫做软件,这时候产生了操作系统,有了操作系统才有应用程序,下来我们发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们抓出来叫做中间件或者是其他的平台,这是不断结耦的过程,计算机的技术也帮助我们在经济的发展,生态体系的发展方面不断的结耦。当我们继续结耦的时候发现经济效益和规模不断的提高。


李实恭:第三,云计算是真是假,时候到了没有,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可以不太一样。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历史长河来看,技术的演进到底对云的推动有没有关键作用。首先,芯片的技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便宜,网络技术越来越强。还有一些技术跟云有很大的关系,前面的Michael Basnes也谈到,多租户的管理技术,这里强调的是不只是多租户。我解释一下多租户,原来住房是自己有一个独立屋,里面住一家人,我们各式各样的设施都要自己提供,自己管理,当我们搬到一个公寓的大楼,这个大楼里有很多户人,但是我们共用了一些设施,比如说电梯、大堂、水电、垃圾清理,这是公共服务。当每一户住的不是一家人时,很多家人住在同一间里面,这开始有虚拟化的想象,这时候叫做多租户,多租户里面要能够区隔,让每一家住在里面享受的服务是一样的,却好象彼此不知道另外其他人的存在。更进一步,云之所以成为云,不是简单的少数多租户的应用,要在前面加一个“大量”,我们在一户里面住进去不是两家人彼此好象不存在,而是有很多人在里面,而且彼此好象不受影响,彼此的行为、数据得到极端的保护,这叫做“大规模多租户”。只有在大规模多租户这个技术成熟的时候,我们的云计算要能够成为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才可以完成。


李实恭:像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简单来说也是另外一种结耦,因为有SOA我们可以把硬件、中间件和其他很多所需要的系统底层资源进一步的结耦。从使用者的角度也很重要,在很多云计算的定义里面,都强调要用互联网,为什么用互联网跟云计算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实际上是因为有Web2.0的技术,当Web2.0的技术越来越得到实现的时候,把使用者的界面跟所跑的应用数据究竟在哪里做了进一步结耦,把它分开来,有了Web2.0让云计算的产生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进一步的得到发展。网络不管是用互联网或者哪一种连接方法都可以,都可以就是结耦,我们看到的就是结耦的过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则,生态体系、技术的演进我们看到的都是不断的结耦过程,创造了云计算所能够实现的根基。


李实恭: 刚才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的,接下来各位需要了解的是,云计算到底有哪些点是最重要的,我们叫做云计算的本质。我们在了解自己是不是应该从事云计算的工作,是不是使用云计算,怎么使用的时候才能够掌握住重点。云计算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两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投资回报。进一步细化会看到有四点:


李实恭:第一,使用云、提供云初期的投资必须降低。有很多的研究提到云计算对大家有很大的鼓励,不用怕,云计算进入门槛十分低,这个话我相信有极大程度的真实性,但是在有一些技术只是说的不能真正提供的时候,这个真实性都要打折扣,我建议大家都要很实在的看这件事情。减少初期投资,对使用者而言,有没有一个云存在我可以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云并不存在,我们告诉他这里有很大的好处这是空谈。


李实恭:第二,对建设者而言,要知道怎样能够有最低的初期投资成本,原来已经有的资产,已经有的设备不能丢掉,如果告诉他可以丢掉,重新建构,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比较负责任的说法是,我们要尽量利用现有的设备,才可以降低初期投资的成本。同时我们要理解不管你是从零开始还是已经有一些小部分的东西要开始,只要你决定要开始做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异构性很强的,因为建构一个云的基础设施是需要时间的,那段时间从决定要做到建设完成技术在不断的演进,所以我们唯一要看的是理解这是异构性很强的事实,我们要有要求,要有能够解决异构性问题的技术,来帮助我们建设这样的云,而不是任何一个东西挂上云的名字就可以被接受。


李实恭:第三,对运营者而言,最好的方法在我们看起来是寻找合作伙伴,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这也是从结耦、分工、标准化的角度看事情。当一个云已经建设起来,要开始用了,我们必须要降低运营的成本,前面从使用者的观点是要得到完全的满足,对运营者来说能够提供使用者要求的完全的满足是很大的挑战,所以运营者必须很清楚的理解,所谓一个服务的提供,要从产生、建设、成长、结束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来看,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提供动态的管理。有没有这样的技术,有这样的技术可以成为运营者,没有这样的技术还要三思而后行。要慎重地选择,运营者要寻找合作伙伴,做运营的,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问合作伙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能不能便宜的卖东西,那是初期投资的问题,而是问他有没有协助我解决整个运营生命周期的工具和技术,以及过去最佳实践经验帮助我做这件事情。


李实恭:刚才提到要实现规模化的经济,这部分不只是跟技术有关,跟商业模式也有关系,当规模扩大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资源的共享,可以在一个程度上降低成本。还要有方法,藉由商业模式和商业手段,在市场里能够增加我们的使用者,所以在一定的基础设施成本之下,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降低运营的成本。还要能有方法,在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降低的时候,使用者增加,听起来两者很美好,但在实践上有冲突,怎样选择对的技术,对的运营方式,使这两者不是冲突而是产生相乘的效果,达到一个很差异化的增长。所以在这里,我觉得选择什么样的技术,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关键,或者是你选择不恰当的话会在初期有小规模的成功,但在竞争的情况下会快速的退缩到成本不断升高,两者冲突加剧,或者是因为选择的正确而可以产生相乘的效果,会把竞争力的差距在这时候做倍数性的加大。


李实恭: 第四,当我们可以建设,让它跑起来,让它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运营,接下来要能产生新的价值,更高端的新价值,这时候就是要看云计算可不可以对我们在产业链上面来创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合作方法,有新的服务。这时候我们看到走到了这一个点不只是可以享受使用云计算对自己的一些初期美好的成果,同时也是把我们的竞争力能够提到一个程度,让后来者很难追上来。


李实恭:了解这个本质,接下来会试着用几个不同的场景来看看哪些题目是碰到了我们所说的这四个本质。虚拟的桌面云,它可以存储系统的前两者,开发测试云让我们看到清楚的经济规模的效果。大规模分析优化很明显可以产生新创的价值。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也是有这种效果,所以我们接下来用这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李实恭:第一,虚拟桌面云。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使用者都有一个桌面,桌面需要管理,要花很多的时间,要打包,要改它的问题,为什么不能集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


李实恭:第二,存储系统。简单说明就是银行有一个空盒子,里面放了不同形状的物件,放进去的时候肯定不会填满,单独看存储的时候已经有浪费,因为里面的物件看起来形状不一样,很容易找到你要找的存储物件。进一步的做法是把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件打散,变成很多颗体积很小的像沙一样的粒子,我们开始发展一些技术,很快在不同的沙粒里面找到我们要找的对象。但是它在存储的角度,是最大的功能的发挥,最大的空间使用。在云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来看,这时候你把每一个盒子,假设你现在有一个更大的盒子,里面可能有100×100的单独的板子,你把中间的板子都抽起来,发现所有的沙粒都在最底下,用最好的空间使用,我们空间完全不需要那么大,原来100×100的盒子可能会缩小,到20×20,这就是用云做存储系统时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是它的关键点,当我们在一个小盒子里面能够找到我们所要找的存储物件,当我们把它全部打开来的时候,这些沙粒,红色、黑色、红色的沙粒都混在一起,更大的范围里,我们可不可以有效地找到我们要找的对象,这里有技术的关键,你们如果要做存储云的话,是需要去考虑的。


李实恭:第三,开发测试云,我们知道,开发测试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工作,通常开发测试,平均时间,没有Web2.0之前,都是2-3年,有了Web2.0之后时间缩短,但是应用缩小的。但是一些很关键性的应用上,开发时间还是很长。在开发测试的过程里面,你的基础设施是被占用的,不能共用。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多的开发测试要做,它占用到的基础设施是很可观的,换句话说就是成本十分高,有没有什么方法借由云让我们的开发测试就像刚才存储系统一样有很高的共用效果,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做这个事情。这里面有三个好处,一是单独的企业内部,我们把它结合起来,降低我们因为开发测试的支撑而在设备、人员上面的浪费。二是,把产业链里属于同一类的需要做开发测试的,比如说都是做成衣、鞋子设计的公司,他可以在做他设计开发测试的时候,可以共用同样一个系统,经由云来做,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本。三是,从产业链里面,产业的上下游,在利用开发测试的时候,做进一步衔接,帮助我们在产业链比较长的过程里面开发测试时间可以大幅度缩短,而且产业链条里面,不同企业上下游的整合可以进一步做到更好。


李实恭:第四,分析优化。我们很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累积,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散布在企业里不同的部门,当我们在商业的发展上需要更进一步发挥更高价值的时候,我们发现因为不同的部门所掌管的系统跟它的数据没有紧密结合,没有在一个共通的平台上面,很难全方位地做分析和优化,所以新的价值就比较不容易产生。如果有一个云的平台,在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共用,然后也共用这些数据所产生分析优化的成果,甚至共用能够提供做分析优化的这些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从一个企业内部同样看到,把它按照刚才我讲的前一个例子来参考的话,我们也可以想象,跨企业在产业链条里面的整合,我们做供应链、上下游整合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分析优化,我们可以看到同业之间的合作有没有分析优化的空间,这里是产生新创造价值的部分。


李实恭:第五,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我个人觉得是在所有云里面困难度最高的。我们前面提到,关键的技术是大规模的租户,只有在中小企业是大规模的租户,它的确很需要在一户里面有很多家住进去,所以这是要得到证明的。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强,而且它所有的资源很有限,在我们的调研里面很清楚地看到,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接受一个新的技术,一个新的想法的时间,能够投入的时间是在一天到三天之间,如果你需要对一个中小企业说明一个课题,它需要花超过一天的时间,很可能就不会听了,如果他接受了这个想法,他开始看到他怎么样把这样子的服务和应用可以得到使用,需要超过三天的时间,就不是他可以负担的。所以从这个场景的例子,我们如果回忆一下前面提到的云的本质,云计算的一个基本的定义时,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云如果能够做成的话,表示我们在云计算上面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技术是大致可以得到验证的。


李实恭:今天我们国内有很多的期许,我们要发展智慧的物联网。物联网是在描述我们整个物理的世界,我们通常在想到云计算的时候,还在今天互联网的世界,互联网所处理的信息是我们人所创造的信息,物联网所处理的信息是这个物理世界所产生的信息。如果我们对物理的世界都能够感知它,它所产生的信息是很大量的,它所需要的规模是比刚才我所说的几个场景里面包括中小企业的场景规模要求是最高的,物联网对信息的要求可能超过成千上万倍。可见,如果有先进的技术,在云计算上面发挥到极致,有一天我们可以让云计算成为支撑物联网实践的一个根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相信,在我们理解的一个针对物联网设计的参考架构上面时,云计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使用更高的运算能力、存储能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高的合作。


李实恭:前面我们谈到了这么多研究的很浅显的想法,我们对云计算到底要怎么做?如果我们理解宏观上它是一个必然,到底我们要选择怎么办?当越多的人同意要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波浪,我们怎么样在这里参加选择你所在的位置,这是关键,关键不是波浪会不会产生,而是你怎么样在波浪当中得到最大的好处。所以我们要掌握宏观的趋势,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定位,怎么样产生合作共赢。接下来,很实实在在地安静下来,做一点真正的事情,那是最重要的。所以,企业的定位,首先要问的是你到底是做建设还是要做运营者,还是要做使用者,或者一个组合兼而有之。比如说,做开发测试云上面,我们看到一个例子,他是使用者,在无锡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上面,是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很新的商业模式的组合。


李实恭:因为今天是云计算的论坛,所以我也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我觉得政府在云计算推动上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政府如果能够看到云计算可以带来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的时候,如果产生制高点的话,我相信是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前面已经提到要了解自己的定位,同时我也呼吁,我们的教育界以及科研界都能够一起合作,用开放、合作来完成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些云计算上面还需要克服的难点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一会儿也会有IBM其他的同事介绍IBM现有的一些产品和服务,很多跟我前面提到的概念是能够呼应的,希望大家很仔细地去看,同时我知道,今天也有一本很好的书是《智慧的云计算》,在这里可以提供。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IBM在云计算上面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年,除了今天会场上介绍的一本书以外,另外两本书已经出了,一本叫《虚拟化与云计算》,如果大家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建议可以参考那本书的一些内容,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只有IBM的产品和服务,是整个业界的。第二本台湾天下杂志出版的《云端策略》,除了技术以外,也加了如何从事云计算的策略和分析。第三本很快要推出,也是比较偏技术的部分,云计算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分布式系统,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推荐。


李实恭:最后总结一下,首先,从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从社会经济的规则、科技发展的规则,我们看到不断地结耦是促成云计算必然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现在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所以它肯定会出现。我们了解了云计算的本质是重视在服务质量跟投资回报,这里面有四个重点,我们希望在建立生态系统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合作,不只是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也要在商业模式上有创新,然后希望能够在中国经过合作的模式,以开放的态度,来从事这些工作,我们可以让中国在云计算的发展上面,在全世界里面产生领导的地位。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实恭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业务副总裁陈良忠先生介绍智慧的云计算:IBM的实践与展望。


陈良忠:大家早上好。经过了大概100多分钟,两个专题的讲演,可能大家比较辛苦一点,各位可移动一下。首先,我们有Michael Basnes先生从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对云计算的看法,是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看,他当然也提到什么叫云计算,几乎每个人谈云计算的时候,都必须要讲云计算是什么,云计算的定义是什么。刚才研究院的李博士特别深入浅出地把云计算一个社会的演进的观点,很重要的一个词——结耦,一系列结耦的过程,来谈云计算的未来以及以前到现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以及应用的场景。所以一开始,我也一样,把他们提的东西特别来谈IBM本身对云计算特别再加上的一个定义。


陈良忠:刚才李博士提到,云计算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断结耦的过程,也是因为整个科技激烈演进的过程,所以这张图各位可以看到,这是云计算时代来临,很多今天在座的尊敬的客户们,我们的伙伴,尤其是我们的媒体朋友们,你们这几年来一直听到云计算这个词,我想利用这张图简单地把90年代一直到2010年整个科技重要演进的结果展示一下。各位常听到,国内报章杂志、IT专业杂志中提到,2010年是中国云计算的元年,我特别希望各位代表带回去,走出和完成这个论坛以后,明白云计算是IBM的很重要的家族云计算的概念。我们认为,云计算是一个新的商务模式使用者经验的积累,不管谈到几个层次,不管谈到随需、付费的服务很重要,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以及使用者经验的累积。另外,跟IT技术有很大关系,这是一个IT基础架构的管理和服务交替的一个方法论。到底云计算是不是一个忽悠?今天有很多人都在谈。前段时间看到报章杂志上提到,云计算可能是一个新的名词,根本没有新的东西,“云计算是一个忽悠”,我想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告诉各位,当IBM和google在好几年前合作推动云计算的时候,IBM怎么使用云,怎么推动云。


陈良忠:谈到IBM内部,IBM是一个企业,跟各位一样,规模大,规模小,也是一个企业。所以,IBM内部怎么样使用云,它的场景是什么?做这个之前,IBM跟其他企业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面对的环境是一样的。各位可以看到,这边有三个IBM针对不同首席官的调查,一个是2008年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上礼拜我们在上海世博会,IBM办了一个“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高峰论坛,我们宣布把中国国内超过一百家的CEO作为调查对象,所有CEO专注的事情是真正来感受到外面企业环境的变化比以前还要大。我们注意到这个礼拜的股票市场,不管国内国外,一会儿高了二百多点,又跌了二百多点,又高了二百多点,变化非常大,我们的CEO如何在快速变动的环境里达到他的成长?


陈良忠: 首席信息官关心的是什么?CIO除了关心科技、技术之外,很重要的一点,CIO是帮助一个企业解决一个很重要业务的问题,或支持业务的扩展。财务官除了财务之外,很重要的角色是有没有办法把公司和组织的决策或者对外界决策的洞察能力。


陈良忠: IBM内部,用这三个观念来看是怎么样的?各位看到右手这边,是IBM最重要的战略,以及它的价值。第一,我们一直非常关注一个技术的高价值解决方案,还有一个是开放标准的技术。第二,我们面对我们所有的客户,我们交付一个整合性而且是高价值的服务以及解决方案给我们的客户来创造价值。第三,IBM本身在全球超过160多个国家,不管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整个营运运作像是全球整合的个体,这是我们的战略价值。各位看到,在右上角这边,除了IBM各种产品别之外,硬件、软件、服务,我们的整个公司最重要的成长策略、成长远景,各位可以看到好几个框框,左下角这边,我们过去一直在推,大家都关心,各行各业应用的架构,从SOA走到整个产业、行业的架构上来,大家看到动态的IT基础架构,从这边来推的话,IBM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成长范围,1、新兴成长市场,跟各位一样,包括中国,所有新兴成长市场如何快速成长,我们的新兴成长市场在全球有146个国家,目前全球的总部是在上海。2.大家都知道智慧的地球、智慧的星球、智慧的城市,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未来成长息息相关的地方。3.决策业务分析。当海量的信息拿出来,大量的分析能力做决策,变成很重要的需求,也是成长的。但是各位看看,所有的核心必须利用云计算达到成长目标。IBM四大成长目标里面,如果在座的各位是IBM的首席信息官CIO的时候,你们要怎么做?基本上,整个IBM CIO所要做的是如何把业务做调整,以及把CIO有关的整个IT支撑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怎么样创造?怎么体验?其实有很多观点来看。所以今天你不是管理一些硬件或软件,或推出一些应用,很重要的是首要角色是做业务调整的时候及时可以来配合,创造价值的时候,你如何帮助创造价值。


陈良忠:创造价值如何实现,是很重要的。刚才提到,业务的调整、业务的转型,以及信息技术如何来做,这是CIO整个来谈的事情。这张图各位可以看到,整个业务的调整,IBM将近32万员工,我们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客户超过几十万,我们如何服务,区分三个业务也好、员工也好,到底风险什么样,CIO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要做到卓越的管理。CIO要提供所有的应用或者如何的服务,能够达到业务整个流程管理,达到世界一流人才都在我的组织里面,然后我有很好的安全控管。在IT方面,做到整个应用程式组合管理,如何操作上不出任何问题,我有很好的信息架构。大部分CIO每天早上起来到晚上回去,做的事情都是希望达到卓越的管理,但是还是不够。如果要真正领导、真正创新的话,你要做流程的转型,要为员工创造新的环境,如何管理整个企业集团的风险,而不是一个安全而已。在信息技术上,叫GenO,这是新的对应用程式未来的方式,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达到应用程式组合的管理。


陈良忠:创造价值如何实现,是很重要的。刚才提到,业务的调整、业务的转型,以及信息技术如何来做,这是CIO整个来谈的事情。这张图各位可以看到,整个业务的调整,IBM将近32万员工,我们在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客户超过几十万,我们如何服务,区分三个业务也好、员工也好,到底风险什么样,CIO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要做到卓越的管理。CIO要提供所有的应用或者如何的服务,能够达到业务整个流程管理,达到世界一流人才都在我的组织里面,然后我有很好的安全控管。在IT方面,做到整个应用程式组合管理,如何操作上不出任何问题,我有很好的信息架构。大部分CIO每天早上起来到晚上回去,做的事情都是希望达到卓越的管理,但是还是不够。如果要真正领导、真正创新的话,你要做流程的转型,要为员工创造新的环境,如何管理整个企业集团的风险,而不是一个安全而已。在信息技术上,叫GenO,这是新的对应用程式未来的方式,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达到应用程式组合的管理。


陈良忠:李博士特别提到,大量信息分析如何来做。云业务的场景,六大项的场景,为了营运IBM整个策略的成长,以及未来从卓越的管理走到创新领先的时候,IBM的CIO第一阶段,执行六大块,第一块是决策分析上面,第二块,全球32万员工,非常多的业务伙伴,我们的供应商如何做很友善的协作。刚才李博士特别提到了,桌面云、存储以及很多应用来做,这部分我很快跟大家介绍一下,IBM如何做这个,而且现在是怎么做的。


陈良忠:有关决策分析,IBM内部叫“蓝色的洞察力”,企业内部如何做海量的分析帮忙业务云做决策分析。图中右边是美国财政部的做法,但是这边有很多硬件、软件集成在Linux环境下达成的,目前IBM有大概10万个员工,每天利用这个决策分析云系统,来处理抓取分析决策总共超过100个数据库,以及支持1个千兆的数据库,千兆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千兆数据库的大小,各位都有iPad歌曲,一千兆等于是2500首歌曲的大小,相当于100个美国图书馆所有书储存的资料,目前IBM整个内部员工10万人每天利用这个系统来分析做决策。除了对外面使用之外,IBM马上运用到我们渠道上,我们内部有很多小型交易,如果你负责中小企业或任何的总代、分销,如很多小的单子,商机的管理系统如何做,IBM利用这个小型交易系统,类似“蓝色洞察力”做这个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整个业务伙伴,原来需要七天分析这个商机、处理商机的时间缩短到了5个小时。IBM内部也利用“蓝色洞察力”的云平台,使得全球小型交易业务,及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更有效力。


陈良忠:第二,协作。IBM有几十万员工和用户,以及协作伙伴们,我们如何利用协作的功能,大家一起工作,7×24小时。这里超过65%IBM会议纪要通过LotusLive来处理的,整个IBM人员在2009年是超过20亿个处理量。我们很多是利用这个协作把IBM及业务伙伴集合在一起。后面我们会提到,松下把全球的业务系统利用LotusLive的方式,使内部全球协作更高效化,这是IBM继续推动所有内部协作的工具。


陈良忠:桌面云,简单来说是整个数据库的集中,数据中心的集中,这就是一个桌面的集中虚拟化。如果要提到高效的话管今天你自己在用也好,任何企业里面用的桌面的PC或者可携式电脑,大家可以猜猜使用率有多少,使用率少于20%。各位可能说,大部分的时间我在用,在云计算的年代,未来上网的方式或者物联网的方式,可能都不是一个PC了,PC的功能,可能越简单的功能就可以取代掉,今天手机可以上网,iPad可以上网,电视可以上网,三网合一的时候,最靠端的部分越来越轻薄、短小,甚至功能集中,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来使用。所以桌面的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安全的控管方面以及维护方面有非常大的效能。IBM在中国的开发中心很多使用这个,全球有非常多IBM内部,尤其是研发单位都使用桌面云来处理,改进了系统的有效性,我们很多客户都使用这个,这是IBM内部在中国软件开发研发中心都使用这个。


陈良忠:存储云(Storage Clouds),如何使虚拟化存储更有效,存储云对IBM很重要,每年成长25%以上,业界调查都说超过50%到60%存储的增加,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使用这个便很重要。IBM在使用空间有效上,使用存储云以后,增长了30%到40%。空间的节约,也代表成本的节约,代表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信息。


陈良忠:除了这个之外,IBM本身也是一个制造研发的中心,除了一般的场景之外,IBM更进一步,内部里要接触整个的应用。前面Michael Basnes先生提到ERP也好、CRP也好,很重要的是用云计算科技如何提高或者高效地EDA,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IC芯片的设计制造的云,这里面牵涉到很多非常昂贵的IC设计的软件或仿真的一些软件,以及常常利用高速电脑甚至很大的存储体如何来应用。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是Time to Market,一个是如何有效地提高整个设计资源系统。我们有两个技术支援中心,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印度,目前使用的结果,整个利用率至少提高80%-90%以上,这是非常高的。成本节约大概是20%到30%,跟各位谈,这里面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能把你设计的东西流出去,甚至这牵涉到智慧财产权。这个系统里,目前微软的X-Box、索尼的PSP,或者任天堂的Wii,都是同样用这套系统。想想看,我们有三家游戏机竞争,但是用的EDA设计、芯片设计,是跟IBM共用,没有安全的顾虑。这里面特别提出来,除了在一些地方在业务上的需求可以直接执行这个东西。除了这个之外,刚才Michael Basnes和李博士都特别提到的“遗留系统”业务如何做,除了刚才场景之外,那么多的业务怎么提。现存的系统,五年前我们在全球有100个数据中心,过去几年之内,我们把100多个数据中心整合变成5个数据中心,但是这个数据中心里面,除了刚才提到的超过100个数据库的信息之外,我们总共有5000多一点的应用程序。你们可能知道,你们的公司里面,或者你们组织里面,到底有多少应用程序。所有的这些应用程序如何在未来全面走到云计算,如何一阶段一阶段地执行,这是IBM把大概5000多个应用程序分成4个阶层,分析的方法,横轴的话是可用性,有很多很重要的业务,它的可靠性要达到99.99%,比如说银行的在线交易的业务,比如飞机上的一个系统,或者说不断的生产线的流程,IBM有很多生产的工厂。


陈良忠:所以我们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可用性,而且关键的应用,目前可能有相当的风险,直接移到云上面。第二层次,有30%的业务的可靠性要达到99%的,需要24小时全年不停顿的支持。我们有第三层、第四层的,最后一层是95%的可靠性,大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应用我们怎么来做,目前大概第四层的业务里,要40%以上,到45%,大概今年之内,IBM会从5000个应用程序里移到IBM的云里,大概有30%左右,就是将近1200-1300个应用程序,我们会搬迁到整个云的环境里。各位想想看,1200应用程序,也是很庞大的工程,但是我们认为,唯有这样做,才能完全支持我们的战略。所以,各位看到,刚刚提的是6+1的场景,不管是决策分析、桌面云、存储云、协作,刚好很巧合,我们去年在5月份,在中国云计算大会,我们宣布云的6+1的解决方案,但是这是IBM内部6+1,实际上,我们要做非常多应用云计算使得我们内部做正好。很高兴地跟各位报告,这6+1IBM内部使用经验我们提供给我们所有的客户,包括在座的各位,一会儿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再详细看看我们怎么做这个事情。


陈良忠:刚才提到IBM CIO从整个战略的集成,CIO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要达到从追求卓越到创新领先,一步一步地怎么样来做,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的,不管你怎么做,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第一个要利用云计算获得战略优势。刚才谈到测试云,IBM以前要测试一个新的应用时,你们的做法一般是需要一个测试环境,告诉IT信息中心的时候,大概5到7天可以给你一个测试环境。IBM现在可以是2-3小时,早上告诉我需要一个测试环境,下午就可以进去测试了,这里面生产力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善用云计算获取战略优势,这是IBM CIO要考虑的重点。


陈良忠:第二个,节约成本,注重投资回报分析,我想不用多说了。IBM内部在推的时候,想跟各位报告,云计算是一个演进过程,IBM把5000多个应用程序如何分类,如何一步一步步地去推展,这是一个软件程序,软件程序不仅仅在内部,也有在外部整个技术的演进。你们各位可能听到,最近IBM买了一家公司叫Cast Iron Systems,基本上是一个软件可以使得很多应用很快移到一个云的环境里,这是我们最近才买的一家公司,可以帮助各位可以达到云计算的理想。整个演进的流程,不是一步就到位,在整个积累过程,有很多内部的环境、外部科技的变化,都可以帮我们走到更完善的地步。


陈良忠:云技术方法,大家都知道,我也不谈,从点到面到全面实施,IBM有六个场景再加上一个真正的业务应用如何进行,我们知道,点到面、面到全面,外面、内部、新的技术都可以采进。但是经验告诉我们,云计算会改变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也会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所以各位在推用的时候,包括IBM内部推动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这方面的阻力,如何来化解,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以跟各位分享,你们一定会遇到,我们来怎么样进行?另外,要考虑怎么样回报最大化,今天很多人谈到,云计算可能要做到虚拟化,IBM在1970年已经开始实施虚拟化的技术,IBM的任何产品,不管是z的主机,Power的主机,全部都是有虚拟化的。但是很多人说虚拟化就是的,希望追求整体的最大化,不管是软件、硬件,刚才提到IBM内部IC设计的EDA创新的云,他是看到非常高价值、昂贵的EDA的设计软件,非常重要的IT高速运算的一些高速电脑,甚至很多平行运算的电脑,包括很重要的所有的3000个设计工程师的时间,以及他的想法,全球如何协作,这是非常重要的最佳化。为什么要推动6加上1,这是非常重要的。


陈良忠:云计算一直在演进的,所以不要等,大家说等到所有云计算成熟了才开始使用,一开始早使用可能要有挫折,但是有很多很多经验,你要找很好的伙伴,IBM愿意变成伙伴在云上面,IBM内部测试的结果也是一样,不断地有新的东西进来,所以你旧有投资进行改进,变成演进的过程,非常非常重要。再次跟各位报告,云计算不是IBM在忽悠,也不是市场在忽悠,IBM除了对外的推广之外,IBM内部的云,就是今天花了一段时间报告做的云。再次强调,6+1,IBM内部分享解决方案,愿意跟在座的各位一起分享。


陈良忠:最后谢谢各位的时间,一会儿休息时,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特别探讨一下IBM走过的心路历程。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陈良忠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为大家带来IBM云计算解决方案概览的主题演讲。有请朱近之女士。


朱近之:大家早上好,先跟大家报告一下,我今天拿到最新的消息,我们有588个客户在场,这是非常庞大的会议,有新疆来的客户,有从海南、山东、贵州、广东来的客户,可能还有一些省份没有提到,我非常高兴大家能够从远地过来,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云计算。今天我很高兴有这种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云计算,因为我们云计算中心在两年前就在北京宣布成立了,这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朱近之:云计算中心在我们全球是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实体团队,总部给我们的任务是踏踏实实把云计算和客户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落地,做好、做深、做精。我们在全球每个云计算中心的使命是跟本土的客户合作,因为技术非常有本土性的特征,在中国用的云计算和在美国用的云计算和在日本用的云计算相比有它的特性,但是共性是云计算对扩展性和灵活性的要求。今天听到陈总和李总、Michael Basnes的一些演讲,可以看到,云计算这两年已经铺到了全国各地,很高兴地看到大家对云计算热情的程度。


朱近之: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这两年取得的成绩,也作为分享和回顾。我们分析师的数据显示,IBM是国内客户第一想到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以IBM中国研究院和软件开发中心的数千工程师为后端,我们的技术力量是非常强的。第二,我们推动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作为目标,我们的云一定一定是在中国落地,一定为中国客户来服务。第三,我们也提供了针对国内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特征的方案,刚才陈总提到了6+1,等下会细谈,针对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第四,我们真正对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怎么样设计云计算,怎么样一步一步落地,它的最终商业模型如何,怎么样运营这个云计算中心,这是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一系列服务。2008年我们跟无锡市政府合作的云计算中心,跟中化集团、东营市政府、北工大和中国移动一系列包括今天到座的地震局和首经贸大学的客户一起在不同场景下、不同行业下把云计算做好、做扎实。


朱近之: 陈总刚才讲到6+1,其实这是我们每年都会更新的,是针对于我们对市场的了解,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见二十多个客户,从客户的需求,对他们的要求、市场的发展总结下来。今年我们不同行业可以分成几类,一是物联网,我们谈物联网应用的时候及有感知层会收集很多数据,海量的数据需要一个存储的平台,需要一个分析的平台,还需要一个处理这些数据的平台,这就是云计算提供的很强大的支撑平台。分析云,大家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数据在日益增长,利用我们的智能软件,部署在云上面,帮助我们处理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在决策之上有更多更好的数据,帮助我们做这些决定。平台云是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标准性的平台,支撑我们的应用。IDC云帮助我们建立下一代的IDC,开发测试云,帮助我们创新速度,帮助更多服务产品。基础架构云帮助我们整理自己内部的资源整合。还有Cloudburst是“6+1”的“1”,是我们的基石。今天下午有客户还有IBM的同事跟大家比较细节地分享这方面的细节。


朱近之:刚刚讲到智能,我想专门在智能和物联网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最新进行的针对CIO的调查报告,83%的CIO认为商业智能和分析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CIO可能从提供数据给他的商业用户的时候,他以前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有个报告,最新的销售和市场调查,他的决策是有时间性的,每个星期、每个月。如果利用我们的智能软件提供每时每刻最新信息,帮助领导根据最新的数据做决策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反应市场,更有效地提供资源给市场。所以在云计算这一块会提供一个很灵活的扩展能力,处理信息的方式。


朱近之:下面是物联网,物联网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我们可以把物联网解释为端到端,可以提供更多数据出来,我们缺乏一个很规范的体系,帮助我们收集这些数据。在一个存储的平台上面,然后利用刚才谈到的智能的软件帮助我们分析,做一些预测分析。所以我们利用云计算,是希望以这样的规模支撑物联网大规模的发展。我平时利用这个图跟客户解释说,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三重关系,可以看到,我们在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时候,其实目的是提升我们的名声质量,第二是招商引资,在智慧的城市上面有不同的应用,包括医疗、监控、安全、交通等等,这就是很好地利用云计算作为支撑公共信息平台,支撑上面不同的应用和加上物联网的传感设备。


朱近之:今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展演,就是我们展开跟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的计划,叫云的引擎。为什么叫云的引擎呢?我们有技术,有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在全国各地把这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现在ISV跟我们在生态圈里合作是非常合适的,这方面包括在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GIS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今天会场上会听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分享他们的经验,他们为什么要参与云计算。


朱近之:在生态区可以看到,从市场方面来看,客户已经非常关注云计算,他们也非常关注怎么样找有经验的合作伙伴,帮他们去设计,帮他们落地,甚至帮他们运营。可以看到,我们可以跟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整体的解决方案,包括我们一些支持,怎么样销售一个解决方案,怎么样突破产品的销售。同时我们也可以跟合作伙伴的开发团队测试更新更有行业性的一些软件,然后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给我们的最终客户,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去利用云计算作为创新的工具。


朱近之:接下来的环节是令我非常振奋的环节,请我们的客户跟大家一起分享云计算认识到认可的路。下面请东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主任温晓杰女士;北京工业大学网格中心副主任邸瑞华教授;中电广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雪梅女士。


朱近之: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创新的领先人都是女士。经过几年的努力,云计算其实已经在技术上、在商业模型上都非常成熟,先个人一下这几位客户合作伙伴,我在东营拜访温主任的时候,我对东营的认识是它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我发现东营是非常创新、非常高科技的城市,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地方。我跟温主任谈到云计算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感谢温主任的支持,到现在能落地能上线。等下我们请温主任分享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邸老师这边,我是从硅谷过来的,我们第一个云计算的项目跟邸老师合作的大学计划,所以跟邸老师见面很有亲切感。跟郭总这边谈合作的时候,其实郭总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我们在探讨云计算的时候,郭总对云计算的商业模式非常有见解,今天也非常希望郭总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温主任,先请您讲一下,在我们东营的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的项目。


温晓杰:首先非常感谢IBM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和大家学习交流的平台。在我们东营实施云计算平台,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要积极响应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云计算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品,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的首选。第二,基于现在海量存储、海量计算的需求。第三,电子政务方面,需要节省大量的硬件投资,需要提供提供效率,所以我们在2009年9月与IBM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现在已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应用方面,我们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应用服务。我们入园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搞了油田地质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对油田管道的监控,这个信息系统已经部署在IBM云平台上了。下一步根据东营市城市发展特点,与云计算进行紧密结合,把我们东营打造成石油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


朱近之:谢谢,我也鼓励大家参观东营,东营是非常好的城市,东营人非常好客,也有很漂亮的景色。邸瑞华老师分享一下北工大的经验


邸瑞华:我们北京工业大学建云计算平台,其实最初是在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建设校园网格的建设。当时是跟教育部一个网格项目,是在这个建设过程当中建设起来的。大家知道,网格计算是在学术界热,但是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在2008年的时候,在整个校园网格做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要用云计算的方案。我们建设过程当中也跟国内国外很多供应商联系,但是后来我们选择的过程当中,还是认为IBM从基础设施,从硬件到软件到服务,能够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我们就跟IBM合作,一方面是把我们整个集群系统建起来,同时又建立了一个云计算的平台。因为我们是学校,主要建云计算平台和做相当于又是计算中心又是数据中心,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当时主要是考虑要学校的整个资源共享,因为原来各个学院都在做自己的小集群,做高性能计算,把整个资源集中起来共享,而且管起来,从投资上节省,从使用上也方便,包括上的一些应用软件没有必要重复购买。现在使用的情况,我们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建,包括机房建设,到现在已经投入试运行,试运行的时候,是通过学校大概有九个学院、一百多个研究生、三十多个并行组参加的大赛,这个大赛跟IBM一起合作的,这个大赛也是为了推进高性能计算在科学研究上的作用,另外一个是云计算让大家在一个真正的平台上体会,在云平台上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朱近之:北工大是IBM全球的云学院之一,代表中国参加,这是非常好的,这里也包括了我的母校MIT,非常感谢邸老师。郭总作为中电代表人在这里,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对云计算的看法?


郭雪梅:中电广通实际上对云计算的研究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其实是比较有幸运的地方,去年参与了国内一个大型研究机构的项目,在这个项目的全过程中,我们就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在国内所有能够提供云计算技术的厂商。最初我们建云计算中心,在上海搭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环境,目的是让我们的技术人员快速地了解和掌握,为了配合这个项目所需要了解的云计算的知识和技术。上海的演示中心是在去年的11月底建成的,当时只是部署了一个初步的虚拟化的层面,今年5月份我们在北京又建立了一个演示中心,这个演示中心规模大一些,从PC、服务器、小型机、存储、网络全面虚拟化的环境,而且把北京的演示中心和上海的演示中心用桥的方式做了一个异地的连接,这样就可以全面地看到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异地资源的使用情况。我们通过对这个演示中心的建设和使用,其实得到了很多的好处,一是它很快速地提升了我们的技术团队和技术人员的能力。二是,我们通过云计算,也确实看到了很多新兴的市场。三是,这种差异化的竞争逐渐在这个过程之中演示出来了。中电广通的云计算中心,更多的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创新中心。谢谢。


朱近之:谢谢郭总,刚才谈到了很多做云计算的效益,能不能具体分享一下?


郭雪梅:云计算的搭建过程当中最初还有一定的困难,最初更多的是迷惑和疑问,可能大家都遇到过。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要求工程师去学习,要去理解云计算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我自己觉得,我一个人对大家讲云计算未来时就像传教士一样,下面的员工也好、同事也好,就瞪着眼睛,实际上是很迷茫的。


郭雪梅:有时候我们开玩笑,都会说,云说,今天这个事儿靠谱,或者说云说,今天天气不错。但是不管怎么样,对技术团队的投资,对技术团队的培养和培训,肯定是入手的第一步。所以我们当时在市场上和渠道上面,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有关云计算的资料和书籍,给有关人员学习。当时我的了解,能够找到一本云计算说清楚的书都是挺困难的事。后来我们也在网上找一些资料,然后推荐给大家一起学习,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理解,能够达到一个共识,不能达到共识的话,起码信息能够对称也可以。差不多经历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比较确切地讲,几乎我们的技术团队就处在一种被折磨的状态。所以后来工程师有一次就讲,他说我现在就把云当做一个TCPIP的协议,来看待它的未来。其实我觉得这个工程师说得是非常对的,对于云来讲,如果我们当时还能回忆起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状态时,其实我们遇到的问题跟现在的问题是一样的,比如说安全问题、应用问题、服务问题等等,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和这些都是分不开的,所以它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或者对于像我们这样的IBM的合作伙伴来讲,它带来的价值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朱近之:谢谢。能不能请邸主任分享一下,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和阻力,我们怎么样看到它的效率?


邸瑞华: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也经历了,虽然我们是在学术界,对技术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真正落下来要做这个事,其实也是有考虑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在做,因为有IBM在支持我们做这个事,所以基本上他们的技术人员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参与这个过程中。我们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做起来是比较快地掌握了,后面一些工作就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最后就变成我们自己可以做了。另外,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地熟悉,觉得它并没有很复杂很难,实现起来也还是比较容易的。


朱近之:温主任,从领导层面能不能分享一下做这个项目之后,给我们东营一个什么样的价值?


温晓杰:东营目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东营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我们发展的原则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在IT行业,我们是希望通过与IBM进行合作,实施云平台,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合当今最高端的资源,迅速地把东营打造成高效经济区。通过云实施,第一方面为我们入园的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软硬件的投资,第二方面是使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有了更有效的提升,第三方面是下一步还将把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到云平台上,使云平台的功效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朱近之:谢谢温主任。郭总刚才提到之前的困难,中电现在要建一个云计算的创新中心,能不能跟我们分享这方面的计划?


郭雪梅:刚才我大概讲了一下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我们用桥的方式,把异地连接起来。开会之前我们跟邸瑞华教授一起沟通,实际上我们在上海做的是用其他公司的产品实现虚拟化,但是在北京这边,我们基本上全部都是IBM的产品。刚才我在听介绍的时候,也了解到,每一个系统未来都会是一个异构的结构,所以对我们来讲,在我们的创新中心里面肯定还会考虑,异构的结构对我们来讲肯定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所以这肯定是我们创新中心很重要的一个价值之一。另外,作为创新中心来讲,我们自己会考虑一个服务云的运营方式,这对创新中心来讲可能是未来很重要的不断沉淀出来的价值空间。


朱近之:这个创新中心会在哪里?


郭雪梅:这个创新中心其实是“抄袭”IBM上地创新中心的,我们的演示中心就建在北京的办公室里面,这个办公室当时规划了一个很大面积的演示环境,我们是一步一步做的,其实规模非常大了。当时与其叫做演示环境还不如就叫“上地创新中心”,因为已经把公司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体现出来。因为我们是IBM一个分销商,我们一直希望公司整个的服务和软件产品的收入能够占到整个公司业绩中很重要的比重,同时我们也希望寻找一种运营的商业模式,进而改变目前我们业务比较单一的状态。这种差异化竞争在我们逐渐部署云计算中心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最简单地讲,直观的资源效能的提升,你在部署云计算之后,直观效能的提升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之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销售周期在缩短。一个云计算的项目,一年以前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在基本上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这个数据我统计过,而且要从IBM获得云计算团队支持的资源上面也得到了印证,一年以前,如果有一个云计算的项目,从IBM找到技术人员或者销售人员做支持,实际上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今天就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这个项目的前期不是非常成熟的话,基本上你很难在IBM抢到资源来支持你的。所以,云计算这个团队在市场上这么受欢迎,其实给我们合作伙伴留下了很多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带动传统的业务的同时,也确实在软件和服务上面有比较大的收入的提升。


郭雪梅:这个创新中心其实是“抄袭”IBM上地创新中心的,我们的演示中心就建在北京的办公室里面,这个办公室当时规划了一个很大面积的演示环境,我们是一步一步做的,其实规模非常大了。当时与其叫做演示环境还不如就叫“上地创新中心”,因为已经把公司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体现出来。因为我们是IBM一个分销商,我们一直希望公司整个的服务和软件产品的收入能够占到整个公司业绩中很重要的比重,同时我们也希望寻找一种运营的商业模式,进而改变目前我们业务比较单一的状态。这种差异化竞争在我们逐渐部署云计算中心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最简单地讲,直观的资源效能的提升,你在部署云计算之后,直观效能的提升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之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的销售周期在缩短。一个云计算的项目,一年以前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在基本上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这个数据我统计过,而且要从IBM获得云计算团队支持的资源上面也得到了印证,一年以前,如果有一个云计算的项目,从IBM找到技术人员或者销售人员做支持,实际上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今天就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这个项目的前期不是非常成熟的话,基本上你很难在IBM抢到资源来支持你的。所以,云计算这个团队在市场上这么受欢迎,其实给我们合作伙伴留下了很多市场空间,所以我们带动传统的业务的同时,也确实在软件和服务上面有比较大的收入的提升。


郭雪梅:另外,我们在演示中心建设的时候,考虑了开发人员的实验环境和测试环境,未来我们会相信有合作伙伴或者独立软件开发商会跟我们一起合作,我相信他一定会带来新的机会,而且会带来新的合作伙伴和新的市场机会。在这个产业链,前面很多专家演讲我还是很受启发的,在运营的层面,中电广通其实有这个想法,能够把运营这个题材或者运营的方式引入到我们现在的演示中心里面来,所以你看,其实一个演示中心,从投资建设,也确实花了很长时间,对于代理商来讲,投资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考虑得比较成熟,或者对产业链的环境考虑得比较周全的话,我觉得未来的投资回报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价值能够反映出或者把一个公司的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显现出来的话,是非常不容易的。刚才刘总讲到IBM实践经验中其实也有一点,就是云计算的使用对竞争策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我也很认同。


郭雪梅:另外,我们在演示中心建设的时候,考虑了开发人员的实验环境和测试环境,未来我们会相信有合作伙伴或者独立软件开发商会跟我们一起合作,我相信他一定会带来新的机会,而且会带来新的合作伙伴和新的市场机会。在这个产业链,前面很多专家演讲我还是很受启发的,在运营的层面,中电广通其实有这个想法,能够把运营这个题材或者运营的方式引入到我们现在的演示中心里面来,所以你看,其实一个演示中心,从投资建设,也确实花了很长时间,对于代理商来讲,投资的成本也是很高的,但是如果考虑得比较成熟,或者对产业链的环境考虑得比较周全的话,我觉得未来的投资回报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价值能够反映出或者把一个公司的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显现出来的话,是非常不容易的。刚才刘总讲到IBM实践经验中其实也有一点,就是云计算的使用对竞争策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我也很认同。


朱近之:好,谢谢大家,谢谢我们的嘉宾。非常希望这里期待着跟大家一起在云计算方面创新和成功。下午有更精彩的细节的分享。


主持人: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