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重庆建筑业产业化热身

文章来源:  扬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02日   浏览: 1786   作者:扬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以工厂生产+现场组装为标志的积木住宅,离市民越来越近。10月31日召开的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创新与促进联盟成员大会传出消息:该市拟用两年时间,建设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工程,建成两家以上年产能10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基地。
     行业危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调查显示,重庆一线建筑农民工120万人左右,75%以上的超过40岁。
      后续力量不足,不仅带来用工荒,也导致用工成本剧增。短短8年间,重庆一线建筑工人工资,已从2005年的100元/天左右涨到了如今300至400元/天。
      尴尬不限于此。市建筑业协会的调查显示,随着竞争加剧,全市现有建筑企业6000多家,不少企业利润率徘徊在1%至2%之间。
       2011年席卷全国的用工荒,让企业觉察到日益严峻的行业危机,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
       2012年6月,重庆建筑产业化创新与促进联盟(简称建筑产业化联盟)成立,建工集团旗下的建工新材是联盟主席。该企业已在綦江打造重庆市首个建筑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明年6月投产。
     组装,未来建筑的新模式
     把产业化视作企业转型升级契机的不只是建工集团。如今,重庆建筑产业化联盟已集聚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中冶建工、市设计院等17家单位、企业。这些成员认为,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谁能掌握这个制高点,就能从中获得丰厚利润。
     所谓建筑产业化,就是在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建筑物的部件。在工地上,建筑工人像汽车工人一样,进行零部件组装。
     据测算,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采用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可缩短1/3工期,节水60%、节材80%,品质也更有保障。实施产业化后,建筑业可改变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形象,向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现代集约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筑产业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沈阳、北京、上海、安徽等地以及万科、远大住工等企业已先行先试。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导的《住宅产业现代化行动方案》,最快将在明年出台。
    组装,将是未来建筑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认为,产业化将解放建筑工人。
     谋求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作为重庆建筑产业化的吃螃蟹者,重庆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雍江御庭项目中开始试水产业化生产。
     雍江御庭正在建设,实施产业化的部位是墙体和窗框。连在一起的墙体和窗框在工厂预制好后,用汽车拉到工地,再吊装到楼板上。在雍江御庭,一层楼700平方米的墙体,只用了9块预制件。
     不过,瑞安方面坦承,在重庆的尝试尚处起步阶段,因为本地预制件和安装供应不够完善。
      对此,市城乡建委人士认为,产业化是建筑业的革命。只有实现从设计、材料供给到施工方式的全面转变,建筑产业化才能大幅推开,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为了应对挑战,该市一些设计单位已运用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借助3D手段为即将到来的产业化热身。
     不少部门也跃跃欲试。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人士表示,明年有意在该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试点30万平方米积木住宅渝北区城乡建委人士透露,渝北正在选址,打造建筑产业化基地。
     据悉,市城乡建委已制订重庆建筑产业化发展计划:2013年建立推广体系、预制基地,2014至2015年试点,2016年在全市推广。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