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文章来源:  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5年03月09日   浏览: 1615   作者:泰州工程造价信息网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下,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努力开创新常态下的新局面:打响棚改攻坚战,保民生、兜底线、促发展;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消弭“奇奇怪怪”的建筑乱象,保山水、寄乡愁、建设美丽城乡;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强势推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成就百年精品建筑……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幅新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被看作是中国人的集体共识并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道出了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其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创造美好生活环境正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肩负的责任所在。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部署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时,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要求,全系统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居住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打响棚改攻坚战、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在全国扎实推进,成为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

推进棚改:全面小康的民生红包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能遗忘还有近一亿人居住在生活条件极差、公共服务匮乏的破旧不堪的棚户区和城中村里。

如果没有到过棚户区,亲眼看到这里的生活,一般人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在全国最大的连片棚户区包头北梁,居住着1.18万个失业人员和3.01万个低保人员,90%的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5平方米,与此同时,北梁的城市功能几乎退化,几十年前的自来水管网和电线已经老化,停水停电是家常便饭,这里没有暖气,没有燃气,没有有线电视,没有消防设施,甚至没有一盏路灯,只有260个旱厕。

事实上,棚户区不单是中国城镇化中独有的现象。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至少有10亿人口居住在棚户区、贫民区,这其中既有印度、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能否解决棚户区问题,不仅事关居住条件的改善,更影响着社会的长治久安与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从经济成本考虑,越早解决这种二元结构问题,其成本和代价就会越低,其收益和社会效益就会越高。“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全国“两会”时做出郑重承诺。这一年来,棚改工作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实际效果,又有什么创新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截至去年底,全国累计棚户区改造约2100万户,受益面达到6300万人,包括城市棚改区1470户,林业棚户区159万户,垦区棚户区184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281万户。在过去的一年里,备受中央领导重视和各地城市关注的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突破,创造出了仅用1年多时间,就改造13平方公里棚户区、安置5.3万户居民的棚改奇迹,形成了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攻难克坚的“北梁精神”。

今年1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了全国棚户区改造经验交流会。陈政高在会上表示,棚改是重大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把这项工作放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来审视,具有更为深远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棚改,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期待,能增加消费和投资、助力经济增长,可以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竞争力。他指出,棚改潜力巨大,应当看到潜力、挖掘潜力、有效利用潜力,要敢于重点围绕难啃的“硬骨头”集中攻坚,加大力度推进棚改,造福群众,助力发展。

据悉,2015年全国棚改任务是580万套,预计可拉动3万亿元资金。国家开发银行今年还将投入4000亿元~5000亿元棚改资金,确保各地棚改项目如期进行。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全面推进棚改工作还很艰巨,但是,只要各地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知难而进、敢于担当,那么作为“硬骨头”的棚改难题也将被逐一攻克,数千万群众将分享到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民生红包”,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共建者。

加强设计:延续城市文脉之魂

“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俗而有力的话语直指目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的怪相,获得了国人的一致称赞。

城镇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央领导人多次就城市规划设计、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和论述。

去年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对城市规划建设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提出重要观点。习近平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同时,他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事实上,从1985年6月到2002年10月,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城市历史风貌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习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还特地提出:“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11月27日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也表示,要使山水乡恋与城市文明融为一体,必须树立科学理念,制定科学规划,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做到现代中有传承、规范中有灵动,把城市建设成绿色、包容、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生命体。他指出,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同时注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提升城市内涵与品位,使人们既享受现代生活,又留住历史和人文的印记。

为落实中央有关城市建设工作的精神和指示,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被列为住建部2015年新突破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关部门已经就此开展了多次调研,相关举措正在加紧制定。

针对城市建筑设计问题,陈政高表示,2015年住建部争取出台《城市设计管理条例》,编制符合实际的高水平城市设计导则。建筑设计和项目审批都必须符合城市设计要求。“不但城市整体层面要有设计,城市的重点区域和地段也要做好设计,提出建筑风格、色彩、材质乃至高度、体量等方面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保障设计条件落地实施。”

此外,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住建部制定并发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并已于去年12月29日开始施行。

相关法规的制订和出台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现,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设计要在遵循法治的轨道上前行,意味着今后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将更有底气。

狠抓质量:提质升级的关键一招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的城市长高了、长大了,一座座摩天大楼的崛起刷新着世界建筑高度的记录。过去,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总喜欢到外国大城市的市中心感受一下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都市景象,然而,现在不少去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反而觉得那里的楼没有家乡的楼高,也没有想象中的震撼。

一方面,中国建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频频爆出的“楼歪歪”“楼倒倒”等工程质量安全事件也暴露出了中国建筑市场确实还存在一些混乱现象,有些建筑质量确实存在突出问题,建筑物垮塌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住宅问题成堆,居民苦不堪言。

因此,狠抓工程质量,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中央领导同志把工程质量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抓工程质量是住建系统永恒的主题。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是因为工程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若工程质量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化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受到影响。当下中国正处于提质换挡的关键时期,提升质量、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各个行业必须予以认真对待的时代命题。例如“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受到认可并获得较高议价能力,就是源于德国人对质量的苛刻要求。

为此,住建部于去年9月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强势启动了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连出“六大利剑”直指建筑市场乱象,有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建筑领域提质升级的关键一招。

被称为“六大利剑”的六项举措包括全面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责任人的终身责任制;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根据部署,今后建筑工程项目将引入终身追责机制——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这五方主体将承担相应的质量终身责任。开工前五方负责人必须签署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工程竣工后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参建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姓名,一旦出现问题哪怕项目负责人离职或退休,也都将被追责。“敢于直面矛盾,绝不回避问题”是本次行动的一大特色。住建部官方网站特别设立“曝光台”栏目,对违法违规项目和事件进行公开曝光,《中国建设报》为此也围绕工作部署持续进行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自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以来,已有数十家建筑企业陆续上榜建筑质量违法违规“黑名单”,其中也不乏中国建筑、中国二冶、中煤建设集团等大牌名企,可见此次行动是敢于碰硬,注重实效。

此次两年治理行动,除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还针对目前4500万人的建筑工人大军加强管理和技能培训并着眼长效机制,加快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今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将建成包括工程建设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诚信信息等基础数据库,“黑名单”将实行全国联网监管。事实上,工程质量治理必须标本兼治,只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形成全行业注重质量的习惯乃至文化,才能使“中国建造”像“德国制造”一样成为国际品牌,为“中国建造”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 中国建设报

标签: 政之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