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0512) 63016160 / 销售热线:(0512)63016068
当前在线: 288 今日上线: 1384 今日新增: 3

构建多层次城市防涝体系

文章来源:  镇江工程造价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14年06月10日   浏览: 1440   作者:镇江工程造价信息网

构建多层次城市防涝体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快速扩张,致使城区单一的排水方式不堪重负,一遇超标降雨,就积水成灾;而且未经处理的雨水特别是初期降雨携带的污染物也会对水体构成污染。因此,在原有的管道排放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源头减排的微排水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根本对策。分散式的源头减排和控制利用设施可将雨水就地下渗或收集回用,减少产流量和外排量,延长排水时间,达到削减雨峰流量、减少径流雨水外排污染物总量的效果。那么,这三支梯队该如何构建呢?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专家。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多层次雨水控制防内涝

对雨水进行源头减排、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的多层次控制,可有效防治城市内涝。

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已经实施,明确了内涝防治设计标准,为超标雨水排放及微排水系统建立提供了参照。其中,源头控制是指通过建筑、住宅区、道路、公园等场所,对雨水进行原位下渗减排和分散滞蓄利用。北京许多下凹桥区多次被淹,实际上这些雨水不光来自桥区,更多来自周边的建筑小区、道路、广场以及上游的雨水。如果上游建筑小区里雨水 能够滞留,延缓汇流时间,让周边建筑、绿地、道路都能不同程度地发挥滞蓄减排作用,就可以起到源头控制作用。当然,遇极端的天气,超常规的暴雨出现,源头控制尚不足以缓解超标雨水外排,需要相对集中式的调蓄和超常条件下的应急转输设施的配建。比如可以结合公园、集中绿地、湿地、景观水体等建设一些多功能的雨水调蓄设施,同时还应结合城市的规划建设地面和地下相结合的超标雨水的行泄通道。

在自然条件下,雨水下渗率一般是80%,产流率20%,但是随着城市路面硬化、不透水面积的扩展,这个比例倒了过来。而通过生态调蓄及下渗设施,可以减少20%的产流量。可以说,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实现径流源头减排,对中小降雨径流进行削峰控制,净化初期雨水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玉文:将雨水管理与内涝防治结合

在我国,防洪标准是100年,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标准是12年,缺乏将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相衔接的大排水系统,也就是超标雨水的出路问题。光凭渗蓄设施显然是不够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中明确:未来10年我国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包括明确排水出路与分区,科学布局排水管网,确定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和泵站等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雨洪行泄设施等建设。

雨水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无非三个:水资源利用(水少)、前期雨水污染(水脏)、内涝防治(水多)。

解决内涝(水多)的问题就要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设施。通过水利模型计算雨水溢流量,对城市立交桥、泵站进行升级改造,完善管网系统和河道疏通工作。香港已经规划建设了能防御200年一遇的大排水工程设施。解决水资源匮乏(水少)的问题,可以通过雨水收集设施,将硬化路面产生的地表径流收集起来再利用。香港上世纪60年代末通过转移城区雨洪的方式,实现超标雨水的收集利用。解决水污染(水脏)的问题,可以通过低影响开发建设,对初期雨水和小雨进行蓄存,通过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净化处理后进入水体。

上述雨水管理工作各有侧重,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很强。总之,在这一进程中要防止把辅助防涝设施当成主要设施来设计、建设。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超标雨水需要疏导

超出整个排水管渠设计能力的地表径流需要疏导。我国城市普遍缺少超过排水灌渠的地表径流疏导和滞蓄设施,传统的雨洪调蓄设施也能力有限,而城市开发建设又增加了地表径流,所以建设超标准雨洪疏导滞蓄设施(大调蓄设施)是非常必要的。在此之前,要建立并完善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包括管网、泵站、对接的河湖水系等,并保障其通畅、有效运行。还要建立起一套雨水设施信息系统,以加强对雨水设施的管理,为系统模拟降雨径流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超标准雨水的疏导与调蓄设施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城市道路、雨水泵站、调蓄池、下沉绿地、下沉公共广场、下沉式学校操场、滞留式平屋顶等,属于较经济可行的办法。

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对应于小重现期降雨,并可减少面源污染排放,作为源头雨水调节来说,也是必要的。比如建一些雨养型绿化屋顶,植物可选耐旱且耐涝的佛甲草

近年来,许多城市开展雨水利用。但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气候、地理等条件,根据城市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开展工作。以北京为例,北京具有我国北方城市的典型特征,年降雨量585毫米左右,且汛期降水占全年85%,降雨集中。这种条件下通过建设蓄存设施等方式来收集利用雨水不是很经济。结合北京市的实际,较为经济实用的方式就是透过下渗和依靠绿地、天然水体和古河道进行雨水截留、滞蓄,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利用。

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年降雨量大,很多在1000毫米以上,有时还会受台风影响带来强降雨,土壤渗透性差。因此这些城市不适合建设渗水井、渗水池等入渗设施,而应该以建设疏导与滞蓄设施为主,兼顾雨水资源利用,缓解城市排涝压力。(来源:中国建设报)



一键分享:

在线客服